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丁肇中精彩讲述“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

发布日期:2005年06月17日 16:36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17日上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名誉教授丁肇中先生在山大西校区综合楼三层报告厅再次做客“大家讲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丁教授的夫人Susan.Ting、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姜代晓、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自省实验中学、山师附中等重点高中的学生及我校学生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展涛校长主持报告会。
    展涛校长首先向丁肇中教授及其家人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亲切的称丁教授为“我们的丁教授”,并解释了这样称呼的三个理由:丁教授是我们山东日照人,丁教授的父亲丁观海教授曾在我校任教,山东大学加入了丁教授领导的“AMS”研究项目团队。展校长还特别感谢了姜代晓厅长对我校的帮助和支持。
    丁教授的开场白给予了同学们很多鼓励,他说,自己考大学时并不是第一名,而且没有考上第一志愿,他认识的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也不是第一名。所以,考试不代表一切,考上最好的大学固然很好,考不上也不代表你以后没有前途。他还说,此次报告的题目是“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其目的是为了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丁教授介绍的第一个实验是测量电子的半径,尽管当时大多数专家已经达成共识认为电子是有体积的,但是他仍然坚持做完了自己的实验,并证明了“电子没有体积”这个观点的正确性。由此得出第一点体会——“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是新粒子家族的寻找实验。丁教授说,当时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自然界只有三种夸克,而且实验的难度、精确度也非常高,因此实验几乎被所有的实验室所拒绝。但是丁教授的实验最后成功了,他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这个实验,他认识到,“要对自己有信心,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
    第三个实验是胶子发现的实验。他说这个实验的本来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胶子,最后的结果与原目的完全不同,因此,要“对意料之外的理论要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实验是在欧洲核子中心的L3实验。这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实验,丁教授向大家演示了实验的原理、当时的实验室以及实验所用的仪器和用具。通过这个实验的成功,他得出第四点体会——“在主持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时,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参加国兴趣的题目,同时也要对做出主要贡献的国家以优先认可,使之有兴趣进行长期的合作。”
    最后一个实验,也是丁教授花最多时间介绍的,就是他现在正在主持的“AMS”实验课题。该实验可以探索宇宙空间中的反物质,同时还可以精密地探测出宇宙中的各种元素。丁教授说,如果反物质不存在的话,就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有问题的,因此,这也是对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检验。目前已经有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入该实验项目,山东大学程林教授主持的研究课题也是这个实验的重要环节。
    丁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的准备情况,各项技术的进展,比如超导技术等,并介绍了将阿尔法磁谱仪(AMS-01)送入太空的实验。他还讲解了中国加入这次“AMS-02”实验的重大意义。最后,他总结了第五点体会——“自然科学的研究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第二名与最后一名无异。”
    自由提问阶段,我校学生和许多中学生纷纷提问。通过丁教授的回答,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他严谨的治学作风和严肃的科学态度。最后,我校风筝协会的一名同学向丁教授赠送了一只美丽的“龙”风筝,并激动地说,丁教授永远是中国的一条“龙”。展涛校长也向丁教授及其夫人赠送了绘有两人合影的内画工艺品。展校长在结束语中说,希望我们对丁教授的祝福、赠送给丁教授的风筝以及丁教授主持的“AMS”项目一起飞向高空,越飞越远!  |  |  | 
 |  |  | 
 |  |   
]

【供稿单位:团委    作者:文/马毓轩 唐文博 图/张添 王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