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走近华岗校长——山东大学第二期小树林文化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03年06月08日 15:29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6号下午,由山东大学团委主办的“走近华岗校长”——第二期小树林文化论坛在东校区邵馆前小树林内举行。这期论坛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学者、教育家,原山东大学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而举办的,是山东大学华岗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支持下,“山大视点网站”、“山大青年(学术讲座)网站”同时对论坛现场进行了网上专题直播。

此次论坛主要围绕“华岗精神财富与当代大学教育”展开,山东大学离休干部徐经泽教授、《文史哲》主编陈炎教授、档案馆馆长刘培平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荣晓燕等作为嘉宾与广大师生进行了畅谈交流。

4点30分,论坛在一曲小提琴独奏《沉思》中开始。“像、确实像!”面对着上午刚刚揭幕的华岗校长纪念铜像,徐经泽教授发出啧啧称赞。徐教授作为华岗校长的学生回忆了老校长:“看到铜像,我仿佛看到了华校长本人、想起了他给我们上课。在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段时间,华岗校长用他开阔的眼界、扎实的工作使山大的形象、氛围完全变样。他强调建设、建设、再建设。华校长十分重视学术的自由氛围,他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强调学术与教学的密切结合。那时候我们与北面的北大、清华,南面的南大齐名;不管到那里,提起我们是山大的教师,心里都充满自豪。”

接着,陈炎教授从学术传薪者的角度说:“徐教授是华校长的弟子,而我是徐教授的学生,属于华校长的再传弟子,对华校长没有直接的认识,但作为华校长一手创办的《文史哲》杂志的现任负责人,对华校长创办《文史哲》的胆识和境界充满了敬佩。华校长把自己的稿费拿出来作为杂志的经费,他开风气之先办这个杂志并不是为了评奖、职称等功利目的,他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人才的不断涌现。他是百家争鸣的先行者,他把这本杂志作为学术争鸣的园地,身体力行地开展了一系列学术大讨论。他常常冒着很大的风险发表有争议的文章、他允许批判他的人答辩。他不断地推出新人,他不看作者的社会地位。在这片天空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史哲方面的杰出学者,其中就包括被毛主席誉为“两个小人物“的李希凡和蓝翎。《文史哲》全国15万份的发行量在当时全国首屈一指。山大在文史哲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接下来,刘培平教授说:“我最近做了一些华校长的资料研究工作,我在中共六大的资料上找到了我们老校长的名字,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政治敏锐的杰出的政治家、他又是一位全面、全才的校长。他不但富于开拓精神,而且具有渊博的知识。他把知识分子这一当年“受批判的对象”视为财富,他说知识分子是工人的一部分。这使他们重新获得了尊严和新生。”

最后,展涛校长说:“最近我翻看了我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华校长的资料,我深深地被他的高尚人格所折服。华岗,一个伟大的名字,一面永恒的旗帜,他是我们山东大学的骄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作为今天山东大学的一员,我们应该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华岗校长首先是一位战士、其次才是一位学者。他执着地用生命追求着共产主义,在监狱里,他被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这没有动摇他的共产主义信念。他的名字就是对他的写照:中华民族的脊梁和中坚。”展校长强调,学习华岗,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我们的每一点工作做起,以他那样对事业的热爱,以他那样对事业的激情。让我们的校园高扬起华岗所代表的山大精神,让勇敢地担当民族复兴之重任成为所有山大人共同的信念。

论坛现场,嘉宾与同学们一起就华岗校长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学者、教育家的传奇人生,特别是华岗对山东大学的巨大贡献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情缅怀。大家一起回顾了华岗校长早期从事共青团工作,转战大江南北,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战争,成为教育当时先进青年的典范,为党的理论宣传事业呕心沥血的光辉历程;缅怀了华岗校长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勇于斗争、决不泄密、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在抗战时期创办《新华日报》,深入前线,出生入死,奔波忙碌的革命生涯,畅谈了华岗校长洋洋百万字的《规律论》、《美学论要》、《老子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其消极面和局限性》等论著和创办的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响、全国高校最早、享有“学报之王”美誉的《文史哲》学报,深切感受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性光辉和华岗校长“可酬热血换文章”的一生真实写照。

山东大学小树林文化论坛是校团委根据学校领导有关要求,适应当前加强“非典”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要,根据“非典”时期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特点,从室内走到户外,积极采用网络多媒体手段,进一步加强校园学术氛围,积极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建设,倡导活跃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的主动措施和有效形式。

走近华岗校长——山东大学第二期小树林文化论坛在华岗塑像前举行。]


【供稿单位:团委    作者:文/张海波 张庆源 图/王秋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