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战疫在一线(26):手记里不能忘却的日夜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02日 22:55 点击次数:

[本站讯]从1月25日山东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山东大学至今已经先后有四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在前线战斗的这些日子,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用手中的笔记录着抗疫过程中的点滴,有工作的辛苦疲惫,有对病人痛苦的感同身受,有病人治愈出院的欣慰,也有对故土亲人的思念……这些手记,串起了他们在前线的日日夜夜,也串起了他们的战疫“英雄史”。

1月26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

凌晨两点半,山东医疗队终于抵达武汉,我是普通医疗组成员,齐鲁医院另外四名战友是重症医疗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大家都是单间住宿、在自己房间用餐。抵达后第一件事情是清点各自带来的物资,山东医疗队被分配在黄冈市,疫情很严重,关键是当地防护用品不够用,我们只携带了换洗衣物,行李箱内全是防护用品。休息几个小时后,我们会进行关于新冠肺炎知识的强化培训。每个医疗小组临时成立了党支部,我们普通二组召开了抵达武汉后的第一次会议,分配接下来的工作任务。

1月27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护师李玉珍:

集中培训完已经是中午12:30,我们回到各自房间。房间里已经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午饭后,我们又和自己的队友在房间里一遍遍练习穿脱防护服,一遍遍互相纠错,争取无一遗漏。虽然以前在单位也穿过一次性的防护服,但是穿上之后还是不习惯。这次穿的防护服和以往不同,防护服外面还有一层防渗隔离衣,还得带上护目镜,刚穿上就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有点闷热,但这都是小问题,我们都能克服。

1月28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管护师李冬梅:

前天,忽然接到护士长的电话说:“要去湖北支援,家里都没有问题吗?”我说:“行,家里可以。”大家听说我要走,一下子围上来,告诉我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有不舍更有担心,有细心的同事把医院配发给她的护目镜也给了我……孩子知道我要出远门,哭闹着不舍。我就告诉她说:“武汉有疫情,那里好多人都被感染了,妈妈要去那里打败它,他们需要妈妈。”孩子最后还有模有样地叮嘱我:“妈妈回来的时候一定要消好毒才能回来,不然不让进门。”今天下午五点,带着领导、亲人、朋友的嘱托,我们登上飞往武汉的飞机,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平安降落,辗转三个多小时到达黄冈,安顿下来已经是凌晨一点。

1月29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管护师许丽:

晚上回到宾馆,收到儿子发来问候的微信。从我来黄冈后,他每天通过姥姥的手机问候我的情况。我知道,那里也有父母对我的牵挂,虽然我有时顾不得回复。儿子似乎长大许多,有时为我发来小小的红包,有时发来他搞笑的照片,来缓解我工作的压力和疲劳。还有我的小女儿,来黄冈后一次也不敢给她打电话,怕听到她稚嫩的声音泪点绷不住。我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月30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主管护师李颖霞:

上了两个夜班,今天是第一个白班,终于在病房里看到了黄冈的阳光。我们有一个团结温暖的小集体,小组七个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大家都特别团结,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每天下班后,大家都互相提醒消毒了吗,擦眼镜了吗,冲眼睛了吗,消毒耳朵和鼻子了吗,穿完防护服后互相检查是否到位,脱衣服的时候互相提醒千万不要污染。可能因为佩戴防护器具不合适,加上护目镜的压迫,鼻梁两侧出现了两个一期压疮。不过不要紧,两三天就会好。

1月31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昊:

今天,我值完一个8:00到14:00的班,在候车室的凳子上吃了一口饭,等着回宾馆的车。我们现在重症组医师共12人,组长不参加排班,剩余人分为5组,每组2人,每组6个小时,负责危重病区的12张床位,隔24小时一个班。医院距离宾馆15-20分钟车程,穿防护10分钟,脱防护加消毒15分钟,出隔离区后写交班写病程,坐车回宾馆……2个人负责12张危重床确实忙不过来,但总人数太少,如果每个组3人,就排不了班了。

2月1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护师盛东芹:

今天,我上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第一个夜班。我们是凌晨两点半出发,四点接班。我负责的是第六层的12个病人,每个病人一个房间,大多症状是发热、咳嗽、气促。其中一位特殊的小患者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没有妈妈在,没有家人的陪伴,孩子看见我们全副服装地站在她面前,眼神里透着恐惧和紧张。我也是一位妈妈,看见孩子娇弱的样子,我特别心疼,好想抱抱她。为了安全,同事劝阻我不要离得太近,我在床边不停地安慰她,鼓励她,告诉她阿姨会一直陪着她。打开电视给孩子找出来她喜欢的动画片,孩子终于露出了笑容,放松了警惕,说了句谢谢阿姨!

2月2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管护师陈长静:

今天,接到入选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通知后,妻子哽咽着为我收拾行装。离别之时,我们紧紧相拥,相互嘱托。出征仪式上,听着省委书记和卫健委领导的殷殷期盼,看着医院为我们准备的防护物品,处处包含着关心和感动,我怀着温暖激动的心情踏上征程。到达武汉后,看着曾经繁华的街道空无一人,我深刻地感受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个人的力量虽微薄,但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努力战胜疫情。期待岁月静好!

2月3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治医师于杰滨:

临来武汉之前,医院、科室都积极给我准备东西,问这需要不那需要不。看着忙忙碌碌的她们和不断充实、不断封了又打开的物品箱,站在一边什么也做不了的自己,感觉像是她们要去支援。我笑着跟她们说,“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很简单的事啊!去支援武汉,职责所在,天命使然,很简单的事,很简单的道理,只是换了一个工作的地方而已。”结果刚说完就挨了一顿熊……登机前,广播里提醒我们因为支援湖北的物资装不下了,希望我们登机前每人可以带走几个苹果,并祝福我们凯旋。

2月4日 援鄂医疗队员、第二医院护师王鹏:

今天是特殊的一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我很骄傲,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路人,我很自豪,我为我是中国人,我很荣幸,因为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今天,我又一次来到培训的地方。昨天酒店经理在这里给我们讲了酒店很多细节的问题,当提及“武汉,我们的城市得病了”,我明显听到了她的哽咽。是啊,这座昔日繁华的城市,如今卸下了胭脂,变得一片寂静。这座城市养育这里的人民,这里的人民也深爱着这份土地。我们来了,全国各地的援助力量来了。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武汉必将恢复往日的热闹。

2月5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郝学喜:

新冠病毒面前,我们都是新人,每天学习很重要。知识更新速度要快!在前线,正确的决策,有时比一腔热血更有效,新的诊疗方案可以直接让病人获益。山大二院人在第二批医疗队中充分发挥了授业解惑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优势,利用学校的数据库,发挥高校科研攻关的优势,与时俱进,让同行的队员日日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去实践创新,开启“学无止境”的抗疫新篇。

2月6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护师薛友儒:

这是来武汉的第5天,昨天晚上你发微信说,现在怀孕快6个月了,提不了重物,走路也是小心翼翼,做不了饭,也闻不了油烟味,而在晚上洗完脚后发现,自己已经够不到剪脚指甲了,甚至脱衣服都有些困难。你还开玩笑说自己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思索良久,我给你回了3个字:慢慢来……为人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学医8年,ICU上班4年,此刻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是我们的责任担当……所以请原谅此时我不能守候身旁,因为有更需要的人在等着我。(节选自薛友儒写给怀孕妻子的家书)

2月7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主管护师于书卷:

我们队得到了第三批医疗队负责人们的特别关心,医疗队员来到武汉后,身体不是很适应,特别是房间不能开空调,队员们都反应特别冷,负责人们就给我们准备了电暖器,瞬间温暖到了我们的心。下班后衣物无法消毒,负责人们就给我们准备了脸盆。衣物消毒后没法晾晒,负责人们就给我们购买了晾衣架。对于我们的不适应,他们都一一记在心里,怕我们指甲长,上班时指甲刮破手套,就细心到准备指甲剪……有这些强有力的支持,加上我们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再加上家人、同事的鼓励,我们有信心和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起,打赢这场战“疫”。

2月8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护师盛东芹:

今天是农历庚子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这也应该是我永生难忘的一个元宵节。病房里一位轻症女性患者苦苦哀求我想去看看她的老公,他的老公在我们重症监护室,为了安全我拒绝了,也得了她的理解。但她转身的那一刻,我看见她红了眼眶。随之,我也落泪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突然变得如此令人心痛?我意识到,我们必须努力尽快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人们正常的生活。收起情绪,我立刻投入到我的工作中。

2月9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孙长远:

从医院走出来,已是元宵佳节日的凌晨两点半。此刻,团圆两个字对于我们都是可望不可求,此时我们只有共同的愿望!战斗在一线的我们,来自山东不同的地方,相识相知是一场缘分,团结一致的战友们让节日的气氛显得有别样的韵味。看着手机上的消息,东齐鲁,西华西,南湘雅,北协和,齐聚江城,支援同济,支援武汉!齐鲁医疗团队火速奔赴武汉,自豪感由然心生,这就是齐鲁的担当,这就是中国的力量!

2月10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医师黄来刚:

我们医疗组分了4组,我有幸跟随庄向华教授组,同组的还有麻醉科的冯昌老师——有了冯老师,各种重症患者的插管、置换简直不成问题;血液科李爱老师——很有经验的老师,我刚上学就跟李老师一个病区,经验丰富,血液指标判断准确;感染科李涛师兄——感染科的同事,大我2岁,老大哥,专业性很强;ICU张志强——比我小5个月,但是专业能力很强,插管、呼吸机没问题,抢救经验更是丰富;心血管内科张行谦——89年的,第一次合作,希望以后能成为好兄弟;张亚萍——急诊内科的师妹,人很好,感觉性格坚强,自己背了一包比我还沉的东西,不叫苦不叫累。希望我们这个团队能精诚合作,大家做好防护,一个不落地回济南!

2月11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治医师薛艳:

下午的时候匆匆和家里人视频,大家都平安,真好。老公告诉我,他又联系了一些医疗物资、护目镜,已经发去医院让医院过目了,问我还有什么需求吗。其实,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尽量自己解决,毕竟现在物资这么紧缺。他说还联系了志愿者联盟,帮我们筹措部分物资,一下午都在筹措物资以及与志愿者商讨交接事宜。感谢志愿者的热心,感谢每天接送我们的公交车司机,感谢酒店的工作人员,感动于这个城市,以及身边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所给与的一切。

2月12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永彬的儿子:

亲爱的爸爸,今天是我9岁的生日,感谢您一早给我发微信祝我生日快乐。我知道爸爸不是故意不来给我过生日的,因为爸爸是去黄冈帮助别人,治病救人去了。我今天不过生日了,我想等您回来再一起过。爸爸不在家,家里就不完整,所以我等爸爸从湖北黄冈打完病毒回来后,一家人一块过生日。妹妹每天都会不停地问:“爸爸干嘛去了,怎么还不回家?”我就告诉她,爸爸打病毒去了,等把病毒打败了,就会回家。爸爸您放心吧,我是家里的男子汉,我会帮妈妈一块照顾妹妹的。您在黄冈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多救一些人,早日把病毒打败,早日回家。爸爸我爱你!

2月13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长敏:

今天接班后,白班入院7人,情绪波动的有4人,重点交班患者的心理状态。我来到6床床旁,这是一位40岁青年患者,高烧39.4度入院,情绪异常激动。他一直在埋怨:“我为什么还在发烧,已经烧了10余天了?我什么时候能好?我家人在外地,生活用品不能及时送来,我该怎么办?……”耐心听了他的诉说,我告诉他:“您先不要着急,您的所有问题,我来帮您解决,我是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重症工作10余年的老护士,您现在的症状都是小问题,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不要害怕,不要恐惧,否则会影响您自身的免疫力。既然来到医院,啥问题都能解决,以我多年呼吸重症的工作经验,我告诉您,您一定能尽快康复,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相信我,相信来自山东最王牌的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患者瞬间对我感激不尽:“谢谢您护士,我相信你们,我有些着急,一切都听你们的,非常感谢。”当再次给他复测体温时,他告诉我的另一位同事,等他出院一定给我们送锦旗……

2月14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护师宋淳:

今天,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南一东7病区,将有15位患者需进行CT检查,因为病情逐渐好转,通过这项检查,也标志着他们可能即将出院;另外一个9个月大的小宝贝也将在今天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康复出院……戴手套有时候会影响我工作,这个时候反而是患者在安慰我,说:“没事儿,不用慌,你都打上了,也不疼,挺好的,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我们传染了,只有你们保护好你们自己,才能救我们更多人。”后来我才知道,好多患者都是整家被感染,甚至有一个一家11口。他们期待着医务人员把所有家人平安送出医院。每当被患者肯定,或者能看着患者安全出院,都是对我们非常大的鼓励,不论多苦多累,我们都会坚持下去。

2月15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乔云:

今天,医疗队为一位氧合差的危重病人顺利进行了第一例气管插管。为了这例病人,主任们整整一天,反复讨论,评估指证,既要充分考虑病人病情的变化,又要仔细想到医护怎样更好地避免插管后病房大量气溶胶产生带来的风险。下午五点多,治疗方案确定,开始准备工作。这里的气管插管工作按照规定由本院麻醉科来完成,我的战友——麻醉科杨绍忠、ICU李远,不顾极高风险,主动请缨,一同作战。在整个插管的过程中,李玉教授全程视频指导,我们的胡主任、菅主任、费处长,还有我的小伙伴儿呼吸科李陶,从早上八点就在病房,一直坚守到晚上九点多……今天的武汉,下了一天的雪,雪花不大,但是很急。晚上,走出病房大楼,草地上、屋顶上,已是白茫茫一片。我们竟然能看到南方的雪,这是春雪吧,春天一定不远了。

2月16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护师王天奇:

来到武汉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工作一周多的时间,每天穿着笨重的隔离服,带着三层手套为新冠肺炎的病患做护理操作,难免操作时动作有些笨拙,但在大家的关心帮助鼓励下,我在努力克服困难,尽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工作也得心应手。记得我们刚接管时,一位古稀之年大爷的血氧饱和度百分之90左右,呼吸困难,极度缺乏信心。我对大爷说,我们是山东来的医疗团队,您哪里不舒服,我会帮助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的病情逐渐稳定。大爷说,他知道我们都是山东借到武汉的宝贝,都是背井离乡来帮助他们的医护人员,他会努力配合我们。

2月17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护师孙元婧:

今天是我的第四个班次,我认识了很多病人:比如28和42床,一对夫妻,能住在同一个病区,他们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们的孩子和老人也确诊,一家五口悉数入院。我还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崩溃边缘女人的时候,却看见男人眼里饱含着泪。我哭了,我想到了我的孩子,也是同样的年龄。他希望能有一支像我们这样的医疗队,帮帮他们的孩子和老人。我告诉他,一定有的!我还认识了很多战友,只是长相不清楚,每天上班听到最多的就是:“你这漏气,过来我给你粘粘!”感觉就像一群气球在战斗,一天下来不漏气就是最大的胜利!

2月18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医师郑凤杰:

现在的我,每天坐班车两点一线,上班能够从容镇定地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下了班洗澡消毒吃饭睡觉报平安,生活忙碌而有序。虽然是刚毕业走出校园两年的小大夫,但经历了这次疫情,我感觉自己内心强大了很多。盼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快快到来,我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走遍济南的大街小巷!

2月19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吴剑波:

护士长联系医院,为老人定做了蒸鸡蛋羹,仍然吃不下。侯主任让打电话给她姑娘问老人的饮食习惯,护士长立即联系上老奶奶的姑娘,详细说了老人的病情,仔细询问平时的饮食习惯——喜欢喝粥、清淡一点。老人女儿连声致谢,护士长说:“请放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可是光喝粥营养跟不上啊,科主任、护士长想起来,我们医疗队有为队员备用的破壁料理机,可以将几种营养食品做成粥!说到做到,第二天大家把料理机、各种营养品、水果搬到了病房。大家齐动手,根据营养需要,用料理机把鸡蛋、青菜、肉类做成老奶奶喜欢喝的粥,老奶奶终于有了喜欢的食物。

2月20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管护师李兴国:

这几天,我们心里是一往无前的响晴。山东的父老乡亲送来了大馒头、面条、水饺、苹果、羊肉。两辆长长的拖挂被塞得满满的,山东人的老实厚道显露无疑,生怕饿着他们的儿女。更加让人感动的是车上的横幅写着“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山东爱心苹果驰援武汉、黄冈”。下午28床出院,这是来武汉后最振奋人心的事情。28床也是我们团队治疗护理的第一位康复出院的患者。

2月21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庄向华:

一位患者每次查房都会给我说:“山东来的医生护士哇,谢谢你们远道而来帮助我们啦,挽救我们,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你让我怎么治我就怎么治,我一定百分之一千的配合。”当我在缓冲间脱防护服的时候,遇到一位当地的护工大姐,她正在帮忙收拾污染的防护用品。我们俩在房间里一起待了十多分钟,这位大姐一直在不停地道谢,她不断说:“谢谢你们来帮助武汉,来帮助我们!”最后,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在病房里短短十余天的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负重前行,感受到了这里人民的困难重重,也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些带着浓浓湖北口音的话语,让我们心里特别温暖,特别踏实。即便是劳累,即便是有风险,有了他们的这些话,我觉得足矣。来武汉,值了!

2月22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治医师谢坤:

提着事先准备好的“八宝箱”——急救插管箱,我们两人马上跑步前进,边跑边讨论病情:“男性,7.5号气管插管没问题;68岁了,注意保护牙齿,有活动的防止脱落误吸;如果患者呛咳明显,打掉呼吸再插管……”武汉的初春还是那么寒冷,边跑步前进边讨论病情的我们也不由得裹了裹衣服。进入病区,值班医生接待了我们:“来得好快,刚放下电话。”再次沟通患者病情没有好转,我们两人穿上防护服进入了污染区。立即准备插管辅助用药,来到病床前,患者氧饱和度87%,嗜睡。检查完喉镜、气管插管,给予辅助药物,置入喉镜,暴露声门,插管一次成功。连接呼吸机,患者氧饱和度开始上升,90%……99%,成功了!临床的患者竖起来大拇指。

2月23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刘洁:

从周一开始,病房就陆续有病人出院了,没有比这更让我们开心的事了,每个队员的心情也都如武汉的天气一样,一天比一天晴朗……今天刷抖音看到一位出院的湖北小伙子,用哽咽的声音说:那些说星星很亮的人,你是没有看到过那些医生和护士的眼睛。这些天经历了太多难忘的场景,已经不再那么敏感的我,还是在那一瞬间泪流满面。这是我听到过的对医护人员最好的赞美,我们眼睛里的希望就是他们黑暗里的星光!

2月24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主管护师许丽:

早晨8点开始,我们按照原定计划分批转运病人。先转运轻症患者,我们两到三人一组,帮助他们收拾行李、搬运生活用品,到达转运病区后再与那里的同事做好特殊病人的病情交接。面对重症患者,我们就多派人手,用推床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护送至指定病区。其中一位女患者流着泪对我们说:“真舍不得离开你们!”我们听了很感动,也很受安慰,鼓励他们继续接受治疗,早日康复出院!截至我写这篇日记时,我们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东医疗队累计救治患者385人,治愈177人。未来任重而道远,战斗仍在继续!

2月25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郝学喜:

忙忙碌碌不知觉,黄冈时间一整月。苦累来不及体味品尝,眼看着病区里陆续有患者康复,我就在想——这就是一个医生应该战斗的地方,内心宁静安详。常年在急诊一线,早已见惯生死,但在黄冈,我还是一次次被生命感动。69岁昏迷三天的患者睁开了眼睛,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努力着不让眼泪流出来;一位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了,我的喜悦透过了脊梁……从阻击战到总体战到人民战争,今天,黄冈这座城市正激发出绵绵力量。

2月26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第二医院护师王晓静:

今天是我们来到武汉的第24天,今天下午病区里又有7名患者康复出院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在这批出院患者里,有一位阿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记得那是我来到武汉以后的第二个班次,有一位58岁的阿姨病情比较重,一直高流量面罩吸氧,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说话也比较费力。我在给她做输液治疗时阿姨问我:“你们是山东人?”我回答她:“是的,阿姨。”阿姨又问我:“孩子,我的病还能治好吗?我还能活下去吗?”我的心突然紧了一下,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我转过头大声地告诉她:“阿姨,您放心,肯定能好!有我们在您一定能活下去!”阿姨听了特别高兴,她说她现在最想听到的,就是就是别人说她能活下去,还能回家见到自己的亲人。

2月27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护师孙萌: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看到我们群里通知,又有两名康复出院的患者,心里激动又欣喜,真心为她们感到高兴。目前我们病区已经送走四名康复出院患者了。头发花白的奶奶站在门口,对着我们队友深深地鞠躬,已经弯腰九十度,连鞠三躬,我也被奶奶的举止深深地感动。这是对我们齐鲁医疗团队的感谢,是对我们齐鲁医疗团队的肯定,也是对我们齐鲁人的赞扬。我只想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奶奶,这是我们身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2月28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护师刘肖雅:

今天是我援湖北第二十天,也是我三十四岁生日。这一天,我收到来自医院领导、科室同事、家人朋友在全国各地送来的祝福……会有人问我值得吗,用自己的命冒险去救人值得吗?我会坚定地回答,值得!当看到潍坊的老乡患者摘下呼吸机自主呼吸,当听到湖北的老爷爷患者记住我的名字,当看到热心的患者大哥在出院时紧紧握着手激动地说着感谢,当面对精神症状的患者大娘信任的眼神,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告诉我,职业的价值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2月29日 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主管护师蒲林哲:

今天最让我们高兴的是35床老大姨康复出院了!最近一周,有几位患者陆续由重症逐渐好转,更有几位患者康复出院,但这位阿姨是我们小组的班次上第一位亲送出院的患者,我们与阿姨同享这份出院时的喜悦!临行时,阿姨还跟我们的组员合影留念。照片上阿姨虽戴着口罩,但我们从她弯弯的眼角和眉梢就能感受到她此刻幸福的微笑。虽然穿着防护服看不出我们几个组员的样子,但从彼此的招牌动作和胜利的手势,都会让我们认出彼此,记得彼此,铭记这段共同奋斗的美好时光!

再凛冽的寒风也挡不住温暖的阳光。这些白衣战士们心中有大爱,眼里有笃定的光,在与疫情的搏斗中从不退缩,一直到胜利曙光的出现。冰雪消融,我们终会看到武汉樱花的绽放。待春暖花开,盼凯旋而归!


【供稿单位:宣传部 齐鲁医院 第二医院    作者:张丹丹 谢婷婷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刘婷婷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