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30日,山东大学参与的PandaX-II合作组最新的暗物质探测结果以“编辑推荐”文章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山东大学暗物质实验团队由物理学院王萌教授领导,负责实验的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保障了实验的顺利运行和取数;同时,山东大学也是该文章物理分析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负责中子刻度、探测器均匀性修正、暗物质探测效率及本地估计等。
该结果由上海交通大学季向东教授于今年8月8日在国际粒子天体物理大会上公布,8月24日投稿,9月20日被正式接受。基于目前世界上公开报道的最大的暗物质探测曝光量(54吨·天),PandaX-II给出的最低暗物质与质子、中子的自旋无关相互作用截面上限为8.6×10-47 cm2(对应暗物质质量为40GeV/c2),并在暗物质质量大于100GeV/c2的大质量区间给出了目前国际上最强的测量限制,以高置信度排除了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通过传递标准模型粒子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该结果比PandaX-II于2016年发表的当年最好结果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三倍。PandaX实验使用液氙作为探测器靶材料,在2014年完成120公斤级PandaX-I探测器的基础上,自主研制了580公斤的PandaX-II探测器,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暗物质探测器之一,正在四川凉山州地下2400米深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中运行。PandaX-II合作组成员还包括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雅砻江公司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山东大学985二期建设、山东省泰山学者经费、以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暗物质探测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所有实验组都期望率先发现暗物质粒子信号。已经结束运行的美国LUX合作组在今年1月发表过去四年运行的最终结果(见附图粉红线),超过了PandaX-II在2016年取得的世界最灵敏探测结果(见附图蓝线)。意大利XENON1T是目前世界上运行中的最大的暗物质探测器,该实验合作组于今年5月公布了首个结果(见附图黑线),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但在三个月后又被中国体量仅为其三分之一的PandaX-II反超。目前PandaX-II的灵敏度已经深入了“弱相互作用重粒子”理论预言暗物质粒子存在的参数空间。PandaX-II团队在2017年初对探测器进行了升级工作,将实验中的放射性本底降低至原来的三分之一。PandaX-II本期数据采集自2017年4月22日开始,至2017年7月15日结束,获得了77.1天的数据。加上首期获取的79.6天数据,PandaX-II总共的暗物质探测数据曝光量达到54吨·天,是目前世界上报道的最大的暗物质探测数据曝光量。这一阶段数据采集结束后,团队里多位研究工作者夜以继日完成了数据分析工作,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了多项改进,利用多种刻度数据对探测器响应开展了细致的研究。最终筛选出177个低能散射事例,但没有一个符合暗物质散射的甄别条件,因此得到了暗物质和质子中子相互作用的最新上限(见附图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