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济南的天气很热,我们参加完山东大学举办的国际学生结业典礼后,获得了结业证书,回到我的国家俄罗斯。回首这一年,我想谈谈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场独特的旅行。小时候看世界地图,那片辽阔的东方让我特别好奇。旅程有长有短,但长短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在这段路上,我们选择方向,也选择一起同行的伙伴。
我选择了学中文。这个选择像推开一扇门,门后是几千年的文明,有未知,也有惊喜。学中文可不容易,不只是死记硬背汉字、搞懂语法规则,或者整天和声调较劲。有些晚上,我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觉得根本记不住;有些早上,反复练发音,怎么都说不准,真想放弃。
来到山东大学——孔子孟子的故乡,我才真正明白学中文的意义。第一次在课堂上完整说出想法,看到老师笑着点头;第一次街边卖煎饼的大爷听懂我要什么——那种开心,我一辈子都记得。我们的老师特别好,不仅带我们了解中国文化,还让我们摸过青瓷、听过古琴,感受唐诗宋词的意境,带我们探索中文的奥妙。老师们更像是我的朋友。他们说:“汉字有筋骨,语言有温度,学语言要用心感受。”他们不只教认字,更教我们用中文思考,用中文表达。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在感受:中国真的丰富又多彩——泰山顶的云海日出、江南水乡的乌篷船、故宫的红墙、深圳的高楼……这里的人特别温暖:迷路时耐心指路的阿姨,生病时送粥的室友,他们的笑容像阳光。这里的饮食文化太棒了,传统也迷人。咬一口脆皮烤鸭,挤进热闹的庙会,包出第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这些小事拼成了我对中国最鲜活的记忆。太美好了!我特别感激,在这段路上遇到这么多温暖的人。同学的鼓励,宿管阿姨的唠叨,公园练太极的大爷一句“小伙子早!”——都让我觉得,这里也是家。
中国改变了我,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用她的方式。她磨掉我的急躁,教我像写汉字那样一笔一画踏实走;她打开我的眼界,让我懂了“和而不同”的分量;她让我明白一杯清茶的宁静,也懂了坚持的力量。
中国像一块三棱镜,透过她看世界,也看自己。在文化碰撞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可能。我找到了——找到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找到做文化交流桥梁的愿望,也找到一个更包容、更坚韧的自己。
我与中国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我渴望继续学习中文、了解文化,成为连接我们两国的桥梁。衷心感谢在中国遇到的每一个人——老师、朋友,还有路上每一位善良的人们——是你们让这里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祝愿所有人健康、幸福,收获新的发现!谢谢你,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