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4日,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主办、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承办的2019山东省检验医学新技术泉城论坛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检验医学中心主任毛海婷主持会议。

王传新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40年,国内检验医学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标准化,目前,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用于检验医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秉承科技引领、创新领先的发展理念,注重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期待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传授经验,共同推动山东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毛海婷介绍,此次会议旨在为检验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检验医学领域新进展,展望未来发展新趋势。

现场,专家们进行了专题报道与学术分享,就检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新热点和实验室管理等进行研讨交流,为检验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新亮点。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学会检验学分会主任委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秦雪作题为“浅谈检验结果互认与质量控制”的报告,结合相关实例,阐述了实验室结果互认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困难,指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实际意义和应采取的措施。原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鸿森医院检验中心主任辛晓敏作题为“纤溶异常性疾病之检验与临床”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纤溶异常疾病的分类及发病机制,结合纤溶异常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与诊疗规范,展示了实验室诊断在临床中的重要价值。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重庆市临检中心主任、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检验科主任廖璞在“关注新发病原体EIDs”的报告中,分享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病原体的分布及致病情况,结合课题组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无偿献血者新发病原体的检测,阐述了关注EIDs的重要性,指出实验室应加强和疾控系统合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感染早期能明确诊断。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张钧作题为“液体活检之CTC检测及其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的报告,结合课题组应用CTC在乳腺癌检测中的新进展,阐释CTC在肿瘤检测和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同时也指出其进行肿瘤早期筛查依然困难的现状,但表示对CTC未来的应用及发展充满信心。原德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课题组长、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杨蓉西作题为“DNA甲基化技术用于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报告,通过分享课题组利用DNA甲基化检测进行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试验思路、试验设计、试验结果及优势,表明外周血DNA甲基化分子标志物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转化前景。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八届副主任委员、原北京医院检验科主任、卫生部临检中心副主任郭建作题为“临床实验室管理规范与认可”的学术报告,为与会者介绍了临床实验室管理要求及最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标准,分析了现行实验室认可的相关体系,指出ISO15189实验室认可的必要性,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解放军960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等省内各地的330余位检验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据悉,山东省检验医学新技术泉城论坛是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发起创办的高层次检验医学会,作为山东省检验界的重要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三届,受到越来越多检验专家的重视,为提高山东省检验医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