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总书记给山大《文史哲》的回信,作为一名山大哲学人,备受鼓舞。我认为,总书记对《文史哲》的肯定和鼓励不仅是对《文史哲》杂志的,同时也是对我们文、史、哲学科以及所有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史哲》不单是一份学术期刊,也标志着山东大学文史哲三类学科的底蕴和特色。对山大哲学学科来说,在20世纪初创办西洋化的哲学还是中国化的哲学的争论中,我们选择的是后者,1926年创办的哲学系叫中国哲学系。跟西方传统哲学与文学(诗学)的关系一直紧张不同,中国传统讲求文史哲不分家,讲求跨学科的整体性视野和方法。这对目前纠正越分越细、某种意义上视野越来越窄的传统积习、开展新文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回信内涵非常丰富,我仅对深入阐释和坚持中国道路这一点谈谈粗浅体会。
长期以来,中国道路一度被理解为中国现代化,而中国现代化被理解为学习甚至模仿西方。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视野中看待中国现代化,把现代化看做中国大历史、中华文明整体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一个有所调整、创新但不会脱离原有轨道、只会在原有轨道基础上的丰富和拓展的历史事件。经历以学习消化西方为主的一段时期之后,以回归中华和自主创新为特点的新时期已经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道路就不再只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与道路,更是一个立足中华文明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创建一种更高的新文明的方式、道路。学习消化西方现代文明只是这一道路的起点和初始阶段,在古今中外的融通和创新中拓展以中华文明为底色的新文明,才是更高的目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世界现代文明史中众多仁人志士长期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建构一个更高更好文明,就呈现出新的曙光。这个曙光一度沿着亚欧大陆从西向东延伸,汇聚到当下中国这里,越来越明亮。让中国人有越来越多的骨气和底气,通过中国道路实现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目标。
中华文明本来就有开放、包容、创新的传统,后来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封闭和僵化。传统中国本来具有的这种创造性活力可以通过恢复,在与新引进的西方现代文明的融合中发扬光大。学习、消化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分,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并无矛盾冲突。汉唐宋时期的中国本有的那种开放、包容的普遍主义与世界主义品格,就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品格。对草原文明、西域文明的成功消化吸收,壮大发展了中华文明本身。现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消化吸收,必将进一步恢复、发展中华文明,使其更加富有创造性活力。中国智慧也有自己长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汤因比先生就认为,中华文明形成了一种在尊重多种文明的前提下对广袤地区有效治理的历史经验。文明的多样化、全球化使得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更拥有光明的未来,未来属于中国。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立志于“汉语哲学”的创建,坚持由汉语承载的哲学思维的叙事逻辑,与世界哲学形成相互回馈的关系。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经典的现代性转换,拓展表达的空间;通过中西融通创造汉语哲学新形态,应对时代挑战,培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汉语哲学意味着中华民族语言内含的思想表达力的成熟。因应这种学术自觉,我们将致力于在文化融通视域下言说与建构当代汉语哲学,以汉语语言分析为逻辑基础,通过汉语本位的西方哲学和宗教哲学研究,以及文明互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在文化融通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哲学当代意义的开显和创造性转化,并为解决现代性问题和时代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鼓舞下,我们一定继承老一辈山大学者开拓的优秀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与文学和历史学学科一道,共同把山大的文史哲学科办得越来越好,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和期许,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山大学派,为以中国智慧助推中国道路贡献山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