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表彰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获奖人员的通报》,山东大学共有61项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含特等奖)11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22项。山大视点网站整理汇总了这些获奖成果,并将成果一一进行展示,以进一步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卓越研究、产出更多的标志性成果。
一等奖:《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作者:李忠路、邱泽奇)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就更加凸显。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及其配置的非均衡性,我国教育平等状况仍有较大改善空间。为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列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方面来自于制度安排,即缓冲甚至抑制受教育者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对受教育机会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受教育者家庭参与教育的机会和能力。无论是哪一种影响,最终的产出都是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学业表现。该成果关注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学业表现的路径和机制,以期为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言献策。
儿童的教育成就及其人力资本的形成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经典研究议题,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旨趣与理论视角。事实上,任何一类因素的影响都不是独立的。家庭经济资源非常重要,家庭氛围也很重要,学校质量同样重要。问题是,这些都是外生因素,都需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来获得产出,即儿童的学业成就。该成果在整合各学科理论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家庭背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路径有两条:第一,家庭通过运用其社会经济资源竞争和购买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第二,家长通过对子女的教育参与和行为支持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儿童学业成就。这两条影响路径的发现,补充了既有文献对家庭背景与受教育者教育获得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为如何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学业成就的阶层差异,提高中国人力资本总体水平,以及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事实依据。
该文发表于社会学顶级期刊《社会学研究》上,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和引用。《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经济学季刊》《经济学评论》《中国软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财政研究》《体育科学》《学术月刊》等权威期刊及《社会》《社会发展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社会学评论》等学科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纷纷引用该文文献,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财政学等领域。
该成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儿童的学业表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在家庭层面,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学业表现非常重要,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父母可以通过自身的教育参与来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子女的学业表现,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从而缩小在升学乃至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在学校层面,在给定教育资源配置下,学校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向改善学生的学业成就:一是努力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二是通过和家长沟通,在家庭和学校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国家层面,相关部门则需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改善教育设施,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进而降低学校资源差异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
相关链接:
山东大学获评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展示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马新:《文明起源视野下的中国早期村落形态》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门中敬:《行政保留研究》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傅永军:《现代诠释学类型阐论》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冯俊伟:《刑事证据分布理论及其运用》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代亮:《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张伟 于良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研究》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曲创、刘重阳:《平台竞争一定能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吗? ——基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分析》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杜泽逊:《尚书注疏汇校》(特等奖并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