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4日下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暨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教授做客第312期“新杏坛”,于线上进行题为“释‘文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叶杨曦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师生线上参会。

张伯伟教授指出,关于文学的概念,需要综合三个方面的文献比较:代表西欧和北美的欧美文献,代表欧亚大陆的俄苏文献和代表东亚的中日文献。
张伯伟教授讲到,欧美的文学概念是游动的,从十四世纪英文中出现literature一词开始,它被用来泛指置于书架上的所有著作;十九世纪以来,逐步演变为指具有想象力或创意之类的书;二十世纪中叶之后,狭义的“文学”概念受到攻击和批判,卡勒认为:“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权威们认定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随后,张伯伟教授以别林斯基为例,讲到俄国关于文学的概念也是广义的:文学是某一门类全部作品的总汇,包含了“美学文献,历史文献,数学、医学、工业学等等的文献”,这与欧洲大陆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概念是一致的。讲座最后,张伯伟教授细致讲解了中国的文学概念,指出中国对于文学表述之丰富性与复杂性,在已知的人类各个文学传统中无出其右。他认为,如果必须要给“文学”下一定义的话,以章太炎所论为基础最合适:“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叶杨曦副教授认为讲座围绕文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展开,涉及古今中外的丰富材料,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提问环节中,参会师生积极与张伯伟教授进行了交流,参会者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