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刘传勇教授团队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7日 08:00 点击次数:

[本站讯]基础医学院刘传勇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3D Gelatin Microsphere Scaffolds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Hemisection in Rats”的研究论文。基础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柯鸿飞为第一作者,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贞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制备3D GMS促进脊髓损伤神经修复假说图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会导致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目前临床上难以治疗的高残疾和高死亡率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很少有治疗药物或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为SCI治疗创造了广大的应用前景。组织工程材料不仅可以弥补病损区域的组织缺损,提供桥连和支撑,还能作为移植细胞和营养因子的载体,促进创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然而,组织工程材料仍存在包括材料来源选择、性能调控和结构设计等多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在实际临床治疗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在通过微流体装置简便制备明胶微球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孔隙的密堆积固体三维明胶微球支架(three-dimensional gelatin microspheres scaffolds, 3D GMS),旨在促进 SCI 功能恢复。

与传统普通明胶支架(control GS)相比,3D GMS具有多孔隙的密堆积固体三维结构,具备高孔隙率、合适的孔径、力学性能和降解特性。3D GMS符合新一代SCI组织工程材料的要求,通过促进组织新生并填补病变缺损,减轻组织溃烂水肿和囊性空洞样改变,改善损伤部位的炎症微环境,减少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修复和轴突再生,为SCI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和策略。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王贞副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外泌体工程化修饰等方向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Control Release,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Redox Biology等杂志。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同时获得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团队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4528


【供稿单位:基础医学院    作者:赵一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刘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