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发表题为“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 morphometric study of the Xuchang 2 cranium” 的研究论文,对许昌2号头骨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与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亚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占扬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成果山东大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许昌人”头骨化石系山大李占扬教授于2007、2014年发现于河南省许昌灵井遗址,研究成果刊登在2017年的Science杂志,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中更新世晚期的一种具有古老与进步镶嵌特征、形态复杂的未知人类,例如,许昌人与尼安德特人有许多相似特征。本研究使用CT扫描与三维几何形态测量的研究手段对许昌2号头骨进行了深入研究,广泛对比了世界各地的人属主要成员如直立人、中更新世古人类、尼安德特人、早期现代人和现生现代人标本,对许昌人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究,并且建立了人属主要成员枕骨三维形态的形态变异。
许昌2号头骨与三维标志点
研究结果表明,欧洲、亚洲和非洲现生人类的枕骨形态没有差异,都具有较高的人群内变异,现生人群的变异大于早期现代人。而在头骨的其他区域,由于现代人形成过程中的瓶颈效应,早期现代人的形态变异通常大于现生人类。因此,枕骨形态在现生人群中更高的变异可能来自于发育可塑性、多样的生计方式或环境影响。结合前人研究,本研究支持枕骨形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忠实地反映系统发育信号。
人属主要成员枕骨形态变异与许昌2号头骨的位置
许昌2号枕骨的质心尺寸大于早期现代人和现生人类,与中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和直立人相当。现代人的枕骨形态与中更新世古人类、尼安德特人以及昂栋直立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而与亚洲直立人、非洲直立人以及SM 3和Sangiran 17直立人却较为相似。昂栋直立人的枕骨形态明显区别于其他直立人,这种差异可能来自于时代和地区因素。直立人与现代人枕骨的相似性可能归因于完全直立行走的能力,现代人模式的枕平面形态可能在直立人阶段就已经建立。而中更新世古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相似的枕区形态可能是一种自近裔特征,可能的成因是相似的头骨构造和小脑的形状。主成分分析和组内-组间P距离比较的结果,均表明许昌人的枕骨形态与中更新世古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相似,但是判别分析的结果不能支持将许昌人归入明确的某一类群,再考虑到枕骨形态与系统发育信号较弱的相关性,因此认为许昌人的分类仍待未来更多深入研究。
人属主要成员的组内P距离以及与许昌2号P距离的关系(红圈)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JCR分区:SSCI一区)为古人类学研究的权威专业期刊,该刊致力于发表世界范围内人类起源与演化领域高质量的文章,在古人类学界享有盛誉。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evol.2023.10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