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1日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第三讲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文学生活馆举行。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走进孔子》主编杨朝明作题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报告。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主持报告会。
作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考察过程中的亲历者、见证者,杨朝明教授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的情况。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针的提出,阐明了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路径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随后,杨朝明教授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已经提出10年,前10年的重点是“讲清楚”,党的二十大以后的10年就应该是“做扎实”。杨朝明教授提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源头就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地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一种雄厚的文化资源。进入新时代,应当树立共同的价值信仰,找准中国人的文化立足点,消除国人对于本国文化的不自信。从文化自知逐步过渡到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在过往历史中寻找当今问题的解决方案。杨朝明教授认为,文化强国最根本的是一个民族心性的强大,指出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的存在,“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这棵大树的主干,在不同时期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在第二部分“人学视野与儒学的时空维度”阐述中,杨朝明教授谈到“学以成人”, 特别强调“礼”与“理”,并对儒学的“儒”进行了详细解读。杨朝明教授表示,在儒学教育体系下,孔子提出要让个体通过自己的学习达到优良的德行修养,进而成为有为的君子。最后,杨朝明教授在讲述“天下为公与人类文明坐标”的时候,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留给我们的“珍贵的遗产”。结合大学之道,杨朝明教授讲解中国关于“家”的哲学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对“孝悌”与“仁爱”的解读更是引起现场观众深深地认同和共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不光中国人民需要这些价值观,全世界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由中国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在未来的世界经济重建中,杨朝明教授表示,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文化应该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世界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文化,也许这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最伟大的贡献。
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130多名师生现场参加报告会,同时,大约250名听众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聆听讲座。
为全面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之际,人文社科研究院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牵头组织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两创’讲话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是该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系列专题讲座计划在校庆前后邀请10位校内知名专家学者,依托文学生活馆,以专题系列讲座的方式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第二个结合”等问题开展讨论与探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除专题讲座外,后续还将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计划”启动会、海外中文古籍回归论坛、系列典型科研题材宣传片展映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