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7日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第九讲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文学生活馆举行。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泰山学者江林昌作题为“中华文明与中国古典学及其现代重建”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主持报告会。
讲座中,江林昌教授首先从考古材料的丰富性、学科发展的成熟性、综合国力的先进性、世界变革的创新性、观点立场的民族性这五个重要条件,阐述了中国古典学迎来了黄金时代。随后,江林昌教授提出,我们要阐释中国古典学的内涵特色,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文明起源背景的异同。江林昌教授发现,西方两河流域的大河呈南北走向,而中国的长江黄河呈东西走向,河流走向影响了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选择,也决定了中国农耕文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江林昌教授举出大量来自《庄子》《周易》《老子》《论语》等古籍的例子,介绍了中国的农耕生产方式:天人合一,由天道而人道;将古代政治生活与太阳崇拜相结合,在政治生活中,强调诚信道德,公平正义,积极向上;在血缘管理、祖先崇拜与中国古典学中的社会观和伦理观方面,具有“家国一体”等群体意识,“婚姻”“孝悌”等伦理思想。江林昌教授认为,只要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和血缘观念等内容有所理解,就能理解中国古典学的内涵特色。他还介绍了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绵延性与中国古典学的完整体系、“两个相结合”与中国古典学的现代重建,希望青年学者做真正让中国古典学走向世界的实践者。
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110多名师生现场参加报告会,同时,近百名听众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聆听讲座。
为全面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之际,人文社科研究院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牵头组织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两创’讲话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深刻把握和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梳理和展示宣传十年来山东大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展现山东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是该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系列专题讲座计划在校庆前后邀请10位校内知名专家学者,依托文学生活馆,以专题系列讲座的方式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第二个结合”等问题开展讨论与探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除专题讲座外,后续还将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计划”启动会、海外中文古籍回归论坛、系列典型科研题材宣传片展映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