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文学院博士生孔超发表汉语元音产出的声学相关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0日 16:26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文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孔超(导师张树铮教授)在人文社科顶级期刊Journal of Phonetics(《语音学杂志》)第104卷上发表论文“An acoustic study on age-related changes in vowel production of Chinese”(《年龄相关的汉语元音产出的声学研究》)。孔超为该文第一作者,文学院教授刘娟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文学院为第一单位。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类的语音发音性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近百年来受到语音学界广泛重视的问题,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研究领域同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老年人的元音发音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原因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受到广泛争论,学界一直未能得出一致结论。针对这一问题,孔超首次提出采用一种基于声学方法估计说话人声道生理性质的数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统计学方案,利用第一手采录的115位汉语母语者的大规模语音材料,对这一领域一系列广受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确认了老年人元音时长更长且具有央化倾向、老化进程具有年龄差异和非线性特征等数个几十年来学界广泛讨论但未能达成一致的结论,并指出以往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主要来自统计方法和实验方案的若干缺陷。同时,研究还首次发现男性的语言老化进程在40-50岁时存在关键的转折期,男性在50岁左右会存在极为快速的语音产出能力的老化。此外,该研究首次利用大样本的数据证伪了“声道长度会随着年龄增加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发音”这一受到学界广泛讨论的假说。

该研究解决了多个近几十年来广受争议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给出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参考,被审稿人评价为“对于该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made a very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is field)”(引自Reviewer #2)。此外,该研究对于医学和解剖学研究以及老年语言能力的病理筛查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审稿人认为该类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相当缺乏的(which is very lacking in linguistics)”(引自Reviewer #1)。

Journal of Phonetics(《语音学杂志》)是国际语音学研究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被 SSCI(中科院一区)、A&HCI(一区)收录及其他21种国际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是当前SSCI和A&HCI一区刊物中唯一的语音学专门期刊。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张洪刚    摄影:张洪刚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