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日前,张树铮教授主编、岳立静教授副主编的《中国语言资源集·山东》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83万余字,精装四册,分语音、词汇、语法三卷(词汇卷二册),全面反映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调查的山东44点汉语方言的基本面貌。其中,语音卷包括各调查点的语音系统和1000个常用汉字的方言读音,词汇卷包括12000个基本词在各点中的方言说法及其记音,语法卷包括50个例句在各点中的方言说法及其记音。一卷在握,全省主要汉语方言特点尽览。
现代汉语方言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沉淀着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地理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汉语的多姿多彩,是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激烈冲击,方言的生态和面貌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为此,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2015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山东省共确定了44个汉语方言调查点,由省内高校专业教师组成的10个调查团队,历经4年,于2019年底之前完成了全部调查和包括音视频在内的数据库的整理并通过了国家验收。同年,张树铮教授主持的《中国语言资源集·山东》编写项目由国家语委立项。又经过几年间对调查材料的反复核校和对书稿的多次修订,先后通过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的预验收和验收,最后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语言资源集·山东》的成书,可以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来形容。首先,该书的方言材料是非常细碎的。语音方面既有从音系到音变的全面描写,又有1000个汉字的方言读音;词汇方面有1200个词的方言说法(其中有的有不止一种说法);语法方面有50个方言例句。正是这些细碎、个别的44个点的材料,组成了山东方言真实而具体的大型资源库。其次,该书的材料是调查团队和方言发音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调查中,每个点有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发音人各一位,地方普通话发音人三位,以及一到数位口头文化发音人,由此形成的单点的数据表50多个,音视频文件约3500个。各地发音人积极报名参与,不厌其烦地发音、讲述,表现出了对保存当地方言文化的极大热情。省语委积极组织大力推动,各地语委部门积极协助,共同为调查任务的完成付出辛劳。再次,该书的编辑过程中,项目组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反复核对材料,多次校对书稿和清样,尽量减少讹误,以求为山东方言保留下最真实、最准确的记录。
该书的体例遵循了《中国语言资源集(分省)编写出版规范》,同时又为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在规范之内作出努力,使其在分省的《中国语言资源集》中特色鲜明。其一,按规范要求,方言词一律写本字,但是如果本字读音特殊,就不容易反映方言特点。例如菏泽一带称早饭为“清早饭”,但“早”字实际读成“岛”(国际音标记为[tɔ3])。如果只写作“清早饭”,则这个说法对于不熟悉国际音标的人来说看起来是平淡无奇的,对于熟悉国际音标的人来说甚至有可能认为记音有误(“早”字一般读为[tsɔ3])。对类似情况,该书除了仍依规范写作本字(“早”)之外,还用小字加注方言同音字(“读同‘岛’”),这样就可以让不熟悉国际音标的读者也知道该词读音特殊,熟悉国际音标的读者也不至于认为记音有误了。其二,方言词语中有不少一般人不知道如何书写的成分(有音无字或不知其字),或者各地材料用字不一。为此,书中经过考释后增加了不少对方言本字的精要说明。其三,书后附录了山东方言研究著述分地分类目录,可以为读者研究和参考提供方便。
山东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华夏历史舞台上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语言资源集·山东》是目前为止山东方言最全面最系统的记录,为利用和保护山东方言资源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