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高度肯定了70年来《文史哲》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进一步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使命,并对办好高品质学术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年来,学校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和学术兴校战略,努力把学习成效持续转化为推动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期,学校特约部分学院和教师代表撰写感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扎根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用国际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要“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三年来,我们始终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国际教育一线工作中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服务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对外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事业的能力。
工作中,我们愈发认识到,在当前激烈的国际舆论博弈背景下,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意义非凡。作为教师,要自觉在教学中强化教育传播意识,面向全球积极开展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在创新探索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开展工作:第一,呈现生活当中的中华文化;第二,树立中外文化同时空的理念,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第三,用国际话语讲中国故事。在实践摸索中我们日益认识到,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形象建构和创新传播中具有“资源富矿”价值;中国哲学化繁为简、见素抱朴的思想也提供了诸多启发。尽管国际传播受众的文化背景多元、国别地域各异,但在“以人为本”的框架下,常识、情感、伦理、志向、职业以及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等是跨越种族和地缘的本能共性,而这些都扎根在日常生活世界,与每一个普通的社会个体休戚与共、利益相关。鉴于此,山东大学专门辟出一个2600平方米的文化体验与教育传播空间,创设出一系列涵摄中国人生活日用、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典型文化情境,开展“一站式、沉浸式、综合性”文化体验,形成了一个分层次有内涵、能讲解有故事、可操作有意思、利参与有收获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试验田”。
在这里,来自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在华留学生和来华访问的专家、学者、政要、艺术家、中文学习者通过具身体验的方式深切感知生活中的中国文化。我们立足百廿山大的文史积淀,将历史上的经验、书本上的知识、经典中的思想、艺术中的审美、传统美德中的价值转化为增进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文化体验实践项目或实训操练技能,使外国友人在此学思想、行礼仪、品香茗、抚古琴、打香篆、做插花、习书法、画国画、制美食、传习俗等,希望他们通过对文化“点”的亲身参与,达到“链”的贯穿、“面”的理解和“情”的认同,在日常拟态情境中实现对中华文明形神意用的理解,切实促进人文交流和跨文化对话。这种扎根当下生活的“弱传播和强共情”的方式使我们认识到在现阶段的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中,要淡化宏大叙事和逻辑图景见长的传统做法,转向生活日常,这有助于实现中外经验的通约畅达、情感的碰撞共鸣和审美的交叠联通。平凡人、普通事,小场景、微切口中蕴含着大能量。
这一在全国首创的基于沉浸体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模式,先后获得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教学团队先后赴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中华文化体验特讲,实现了中华文化“模块化”培育与“包裹式”输出,使广大师生成为用国际话语讲中国故事的实践者、传承者、传播者,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和国际传播,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深入理解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