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刘康教授谈“如何阅读西方文论”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8日 08:12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6日上午,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刘康于知新楼作题为 “如何阅读西方文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教授韩清玉主持。

讲座伊始,刘康教授强调了阅读西方理论的三个要点:首先,阅读西方理论应当跟着“大个子”(即最有原创性的思想家)走;其次,阅读西方理论要关注与中国有关的问题;最后,应当对文本进行细读(close reading)。他特别强调了“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叙事学”,要以张竹坡评点《金瓶梅》、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为学习范本。

在此基础上,刘康教授主张对西方理论的文本细读要有一条理论思考的主线和一个阅读的主导视野。思考的主线是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聚焦中国的现代性、激进主义与美学;主导视野是知识考古学/谱系学的历史化和元批评。刘康教授主张,细读的文本组合围绕着几个问题构成:一是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的“怀疑的解释学”,二是阿尔都塞—福柯—德勒兹的“认识论革命”,三是巴赫金—詹姆逊—萨义德的“众声喧哗的后学”,四是葛兰西—瞿秋白—毛泽东的“中国问题”。

刘康教授以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为例,带领师生一起进行了文本细读。他认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作为马克思的文学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符号学理论,它既是在讲现实、讲政治,也是在讲文艺、讲戏剧;既是在讲法国,也是在讲全世界。通过对文本的症候式阅读,刘康教授指出语言差异与无意识仍是难以跨越的思维盲区,并提醒大家要避免陷入黑格尔本质论—达尔文进化论的思维陷阱。

韩清玉教授作总结发言,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在细读中发现问题,汲取大理论家的精髓,以获取理论研究的强大力量。

在提问环节,刘康教授就“怀疑的解释学”对于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阿尔都塞与福柯的作品中为什么很少提到同一时空领域的霍海默与阿多诺等问题作出回应。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王一凡    摄影:刘怡笑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陈诗榕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