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第七届全国科社与共运专业博士生论坛暨第二届当代社会主义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2日 19:43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8日至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编辑部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科社与共运专业博士生论坛暨第二届当代社会主义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曹现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包心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蒲国良,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蒋锐分别致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海燕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由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臧秀玲主持,11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北京大学教授张光明认为,青年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应做研究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员唐海军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在政治引领、议题设置、团结其他国家共产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左凤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利用世界发展的机遇、在与世界进行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自身的发展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我们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需要坚持下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张传鹤从执政资源、综合实力、丰富经验、文化底蕴等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具有的独特优势,认为我们要增强自信,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清华大学教授陈明凡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郝宇青强调了柔性治理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郭春生比较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对于改革道路的开创和探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德山指出,民粹主义对西方政治的影响极为深刻,既挑战主流价值体系又影响传统政治格局,当今世界大变局对左翼政治以及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运动究竟会发挥怎样的作用,西方左翼政治为何表面活跃、实际迷茫,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郑州大学教授于向东介绍了大变局背景下越南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现代化和打造外交模式等方面进行的主动变革与调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曹天禄基于中国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两党关系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现实分析、理论思考和未来展望。云南大学教授袁群介绍了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和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以及两党联合执政对尼泊尔政治格局的影响。

6月8日下午,以“大变局中的世界左翼政党”为主题的第二届当代社会主义青年学者论坛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左凤荣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项佐涛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把握规律、树立正确历史观以及创建政治学自主学科体系等方面,就科社与共运学科发展提出建议。辽宁大学王喜满介绍了世界共产党国际团结合作的历史演进进程。中国政法大学吴韵曦从极化、民粹化等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上海外国语大学门小军介绍了“新华盛顿共识”的思想特征、政策实践与全球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马嘉鸿从历史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俄国本土化路径。中国海洋大学黄杰展现了21世纪运动型政党作为一种政党模式或具体类型的知识图谱,并分析了其最新实践。山东大学董沐夕阐释了当今澳大利亚工党变革的新态势。北京科技大学朱旭旭分析了日本共产主义政党百年历史演变、发展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韦冲霄介绍了欧洲社会民主党与“新左派”关系的历史沿革,并分析了影响社民党和新左派关系的因素。

第二阶段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高继文主持。电子科技大学欧阳彬从兴起背景、基本特征、具体路径及总结反思等方面,介绍了西方新社会运动的新形态。北京交通大学唐鑫探讨了尼泊尔政局中的领导权之争。天津师范大学杨新天从如何开展、为什么开展及总体成效三个角度,解读了印度人民党的右翼民粹主义动员及其成效。大连理工大学张育侨对日本共产党第二十九次代表大会进行了评述。西南交通大学熊昊从策略、效果、挑战及展望四个角度,介绍了波兰新左翼党在议会大选中的社交媒体动员策略与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松探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深圳大学李明总结了战后日本共产党应对反共攻击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湖南师范大学邓玉琴从“自我所有原则”到“社会主义平等原则”的角度论述了G. A. 柯亨哲学转向。山东大学陈凤讲述了政治极化背景下中东欧主要左翼政党关于社会公正理念的新诠释。山东大学杨春林分析了新技术革命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执行主编张淑兰、《社会主义研究》主编王建国从办刊角度出发对青年学者的发言进行点评。张淑兰教授倡议大家立足于政治学的学科定位来深化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立足于真问题来选取富有价值的研究议题,研究问题要清晰,研究边界要明确,研究方法要创新。王建国教授倡导青年学者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现实研究真问题,严谨考证确保资料真实,避免简单描述和资料堆砌;要把研究对象放在所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开展研究,重分析、重解释;要注重阐释核心概念;要摆正研究心态,沉下心来进行研究。

6月9日上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科社与共运专业博士生论坛分四个专题进行。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比较优势”专题由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李述森主持,研讨内容涉及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及实践创新、自主话语体系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点问题的思考、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卡夫丁峡谷”的中国式现代化跨越等问题。郝宇青教授从增强问题意识、界定清晰核心概念、提高标题与内容的匹配度等角度针对每篇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专题由山东大学教授李亚洲主持,研讨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文明形态意义、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贡献、新时代统一战线在统筹“两个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王鹏权指出,要回到概念和问题的原点,在阐释清楚概念的基础之上回答真正的问题。

“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专题由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庞敏主持,研讨内容涉及邓小平对革命话语的建构与传播、邓小平的政党责任观、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英语世界邓小平的国际形象、列宁在俄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上对自由主义民粹派的批判意蕴、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引领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探索等问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徐元宫从选题视角、学术规范、论文创新性等方面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希望大家扎实做好研究,注重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动态与新发展”专题由山东大学教授赵婷主持,研讨内容包括比利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菲律宾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态势、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演变与新动向、生活成本危机下的欧洲罢工潮、罗莎·卢森堡世界历史理论的特质与学术史意义、对资本主义绿色掠夺的批判等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轩传树强调,要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哲学思维;文章中涉及的概念要准确、创新观点要突出,积极回应文章主题,特别要关注文章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

本届论坛收到来自全国各单位博士研究生提交的学术论文300余篇,经过论坛筹备组专家评审,67篇优秀论文入选。评奖小组从入选论文中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4篇、优秀奖40篇。获奖论文将于后期结集出版。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及山东大学等30余所教学科研单位的百余名博士研究生、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全国科社与共运专业博士生论坛由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于2017年发起,迄今已举办七届。继去年首次增设当代社会主义青年学者论坛,今年举办了第二届。两个论坛旨在发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的学术引领作用,为全国科社与共运及其他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力争打造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品牌,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山大力量”。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张鹏飞    摄影:王华斌 李彦霖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陈诗榕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