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22日,“中华文明视域中的艺术与民俗”学术论坛在威海举行。此次论坛由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威海)、山大人文社科期刊社和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仇道滨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此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中华文明背景下艺术与民俗的互动关系,以学科交叉的视野探寻艺术民俗学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推动艺术民俗学学科体系走向成熟与完善。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威海)常务副院长、教授张剑主持活动。
仇道滨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办学历史、近期发展规划以及艺术学科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他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此次论坛,集思广益,共同推动山东大学民俗学和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和交叉融合发展。
学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从研究对象的确立与理论框架的构建、实践案例的深度剖析与方法论的创新等角度提出多元化学术思想和前沿观点。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张士闪介绍了“艺术民俗学”从课程开设到教材出版,从获得教育部教材奖到《中国艺术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强调了艺术民俗学研究中定义研究对象的重要性,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艺术研究之间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艺术传播研究》主编王廷信围绕“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和实践价值”,提出融合艺术学与民俗学各自的学科优势,从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历史与基本理论等方面构建其学科体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强调了对核心观点、术语和概念工具的抽象提炼以及将艺术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纳入研究体系的重要性。苏州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王宁表示研究的重心应置于“艺术”抑或“民俗”的辨析上,理清艺术与民俗中的“体”与“用”,认识并正确处理艺术与民俗之间在研究过程中的区分和整合。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审、《民族艺术研究》主编马云华强调各门类艺术民俗学研究中应强化分类标准的一致性以及研究步调的协同性,通过归纳中国艺术民俗学的规律和特征,保障艺术民俗学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史》编辑部主任李二斌表示,艺术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应建立起研究对象群、研究方法群和理论范式群。《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编辑项江涛分享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艺术、文学、民俗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深化对民族文化特征的理解。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刘德增在张士闪教授“礼俗互动”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礼、俗、乐三位一体的研究观,强调礼仪、民俗与音乐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艺术民俗学的深厚底蕴与生动表现形式。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系主任、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高迎刚认为,应侧重研究艺术创作如何汲取民俗养分,以及民俗活动中艺术元素如何赋予其独特魅力,通过实例分析为两学科的独立性与交叉性提供更为清晰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为更好地建构艺术民俗学的学术支撑体系,完善其平台和学术阵地建设,提升其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论坛举办过程中,山东大学还同期组织了“《民俗研究》《节日研究》办刊质量提升座谈会”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中期推进会”两场学术活动。座谈会聚集了期刊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编辑团队成员,围绕如何提高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进行深入探讨;项目中期推进会总结了前期项目阶段性成果,并进一步聚焦核心主题,统一研究框架,完善研究方案,巩固学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