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李玉香教授、张嘉炜教授团队在二维反双极性晶体管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3日 10:07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集成电路学院李玉香教授、张嘉炜教授团队在二维反双极性晶体管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以“Light-Triggered Anti-ambipolar Transistor Based on an In-Plane Lateral Homojunc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Nano Letters(中科院1区top)。集成电路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鹤程为论文第一作者,韩国汉阳大学教授金继东,山东大学教授李玉香、张嘉炜为共同通讯作者。

反双极性晶体管在多值逻辑电路、信息加密、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此前的反双极晶体管主要基于非对称异质结构,这种异质结构的制造具有挑战性且需要精准的能带结构调控。此外,反双极性晶体管用于光电探测,通常会伴随难以抑制的暗电流,导致较弱的灵敏度。

团队利用金属底电极的屏蔽效应,构建了同质结结构的光触发WSe2反双极性晶体管,可用于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和多值逻辑电路。屏蔽效应导致WSe2沟道的单边栅调控,产生方向随着栅极变化而转向的内置电场,表现出静电可重构和光触发的反双极性输运行为。该器件实现了极低暗电流(0.69 pA)和对635 nm弱光(0.23 μW/cm2)的超敏感响应,响应度和探测率分别达到188 A/W和8.94×1014Jone。此外,使用单片WSe2构建三元逻辑门器件,大大简化了多值逻辑电路的制造难度。该工作为反双极性晶体管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该工作(Nano Lett. 2024, 24, 28, 8602–8608)是团队近期关于二维材料电子器件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在过去的两年中,张嘉炜教授团队根据二维材料边缘瑞利散射强度与层数的强相关性,开发了基于暗场显微镜的层数识别方法(Nano Lett. 2023, 23, 19, 9170–9177)。团队随后通过调控石墨烯的边缘掺杂,制备了具体超高峰谷比的共振隧穿二极管(Nano Lett. 2023, 23, 17, 8132–8139),在二维材料电子器件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以上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A1405200 and 2022YFB3603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4094, 6220414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ZD03, ZR2022ZD04, ZR2022ZD05, ZR2020QF082)等项目的支持。


【供稿单位:集成电路学院    作者:韩鹤程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陈婉燕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