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白谦慎教授谈“艺术史与文史研究”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30日 15:26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24日下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白谦慎做客第386期“新杏坛”,作主题为“艺术史与文史研究丛谈”的学术讲座。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杜泽逊主持报告。,我院徐超教授、刘晓艺教授、陈硕副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叶杨曦副教授、孙齐副教授,济南市博物馆刘新智副书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杨子墨老师等出席了此次讲座,吸引校内外百余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杜泽逊教授介绍了白谦慎教授的治学经历和学术成就。

白谦慎教授通过七个研究案例串联起整个讲座。在第一个案例中,白谦慎教授解析了王时敏《致王翚七札卷》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通过详细考证吴三桂女婿王永宁的人生经历与收藏活动,揭示了清初奏销案后江南士大夫与北方占领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吴三桂集团内部的许多信息。第二个案例聚焦于徐釚的《枫江渔父图》。白谦慎教授详细介绍了此图及其在康熙十七年博学弘儒特科考试期间的生成过程,以及72位名贤题咏的盛况。通过这一案例,白谦慎教授进一步强调了书画作品在保存历史信息、反映时代风貌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提到,这些题咏不仅是对徐釚个人品格的赞誉,更是对鼎革之后特殊社会文化生态的生动记录。第三个案例的焦点转向了黄一农教授对张纯修画像的研究。白谦慎教授提到,黄一农教授在研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的过程中,以张纯修的画像为线索,深入探讨了其家世、生平,对“红学”“曹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张纯修的画像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反映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第四个案例则立足于白谦慎教授对傅山《啬庐妙翰》的研究。他介绍了傅山作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人、遗民、书法家的多重身份,详细解读了《啬庐妙翰》的文本形态、书法排布、视觉特征,表示《啬庐妙翰》不仅展现了傅山深厚的艺术造诣,还体现了他的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在第五个案例中,白谦慎教授从观鹭园藏康熙青花观音尊上的文字装饰入手,通过对瓷器上诗稿、序言与署款、印鉴的细致解读,展现出清初文学现象如编纂当代人诗集、广罗序跋等对景德镇瓷器装饰的深入影响。第六个案例关注明清信札反映出的古代书信传递问题。白谦慎教授通过对比文徵明和吴大澂的书信传递方式,展示了明清时期书信传递的演变过程。他指出,在明代,由于通信渠道的不便,文人寄信往往需要依靠友人的帮助,时间没有保证。而到了清代晚期,随着邮政系统的逐步建立和蒸汽轮船的广泛应用,书信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古代信札可以为我们补订邮政史提供关键性的材料。第七个案例从扇面、对联的书写分析清代士人的文化生活。白谦慎教授提到,晚清高官之所以会书写大量的对联和扇面,是因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书写的对联与清代建筑装饰密不可分,而扇面不仅有其视觉的丰富性和精致性,而且便于携带,还是使用者社会身份、审美趣味的证明。

在结束七个研究案例后,白谦慎教授总结了艺术史与文史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由于艺术史与文学、历史研究皆筑基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群体及其文化实践,故而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可以相互增益。数量庞大的古代艺术品中蕴含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特别是信札、题跋、款识、印章等,可以为文史研究提供新的论域和素材,促进研究的进展。随后,白谦慎教授介绍了查找和使用书画文献资料的多种方法,包括查阅著录、图录、各式网络资源等。讲座最后,他提醒研究者需掌握相关技能,如熟悉艺术品的形式与风格、解读信札、辨认草书与篆书、释读印章等,警惕伪作并谨慎判断其可能存在的研究价值。

在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就如何根据具体案例关联宏大议题、如何看待傅山提出“四宁四毋”的动机等提出疑问,白谦慎教授一一解答。

在评议与总结环节中,山东大学教授徐超认为,白谦慎教授的朴实学风、严密论证与深入阐发具有示范意义,并指出艺术研究对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杜泽逊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文献学研究与艺术史研究在方法论上有着诸多相通之处,讲座提到的“阐释的空间”和“熟悉研究的对象”,不仅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也是古籍整理等相关领域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张文倩 于璕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李金颖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