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葛剑雄做客山东大学“文渊讲堂”第十七期,作题为“何以中国: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主持。
讲座伊始,葛剑雄教授以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以及出现在该器物上的“中”“国”二字为导入,从字源角度分析“中”“国”的起始意义,并由此拓展开来,具体讲解了“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形成。葛剑雄教授着重分析了各朝各代政权和人民对“华夏文明”认同感的形成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交流和融合。随后,葛剑雄教授引出本次讲座的第三部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了“文明”出现的重要标识,以及考古发现在“文明”实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由此介绍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立项由来、以及该项工程对于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意义。葛剑雄教授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早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土地宜农,接近外来作物、事物和技术的传入路线,生产富足,人口稠密,促使阶层分化和专业人员规模的扩大。文化从中孕育,统一以此奠基。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中原战乱等原因,致使人口南迁,长江流域得到充足的人力、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依托宜居的乐土,成为新的历史中心。黄河与长江两条世界级大河南北交相辉映,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中华文明自始浩荡蓬勃。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葛剑雄教授就学生提问进行了详尽回应。郑敬斌教授作总结发言。
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主办,儒学高等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