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5日下午,第十期知新语言学沙龙在外国语学院成功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到了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正光教授作为主讲人,作了题为“主观化与形容词的语义异指现象”的学术讲座。沙龙由外语学院院长王俊菊教授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本期沙龙。
刘正光教授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详细阐释了形容词的语义异指现象。他以语义指向作为研究方法、主观化作为理论背景,分析解答了形容词语义异指句中的主观性凸显、如何理解形容词异指句和形容词异指句的语义变化等三个问题。他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异指句的主观性凸显,以图示描述了异指发生时的认知框架匹配,并从整体扫描和次第扫描对比分析了异指后的语义变动。最后刘正光教授得出结论:异指的主观性意义在于说话人自我的体现,异指的确定存在一个识解人逐渐融入概念的域的认知过程,而异指后语义变化在于心理扫描方式的改变。讲座结束后,刘正光教授就主观性与主体间性的研究等问题与在场师生热情交流,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随后,王俊菊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本次沙龙讲座深入浅出、贯通中西,对外语学院师生的认知语言学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启发。
刘正光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5年),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004年),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005年),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博士论坛理事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湖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英语研究》编委成员,《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审稿人。多年来一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通讯评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核心刊物论文40多篇(CSSCI近40篇),各类转载和收录10多篇,出版著作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