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8日上午,由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研究生“炎症与肿瘤”暑期学校在趵突泉校区正式拉开帷幕。
麻省大学医学院李绍光教授带来主题为“Inflammation-related lipid metabolic genes and leukemia stem cells”的首场报告,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围绕白血病的研究结果及最新进展。讲座中,李绍光教授精密的用词、准确的表达、游走在英汉双语间的从容和举手投足间儒雅的仪态,让同学们感受到国际级学者的风采与胸怀。同学们对报告内容保持高度热情,与李绍光教授展开积极互动。广州医学院的臧梦雅、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张翔等同学就肿瘤干细胞与肿瘤治疗的关系等内容向李绍光教授提问并展开讨论。李绍光教授曾成功鉴定CML干细胞并发现脂代谢相关基Alox5在CML干细胞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Genetics等杂志,在美国从事医学研究、教学讲座二十余年,足迹遍布欧美名校。
下午,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魏海明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NK细胞亚群与功能”的精彩报告。报告主要围绕NK细胞的发育、成熟以及活化及其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同学们就NK细胞的发育及活化问题向魏海明教授热情发问。报告不但“引学生入胜”,同时也“引教师入胜”,医学院院长龚瑶琴等多位教授参加报告并寄语同学们在暑期学校这个师生平易、开放的平台上,能够勤于钻研、发掘深思,发表自己的思考。魏海明教授主要研究NK细胞亚群与重要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基于天然免疫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近两年围绕NK在母胎免疫耐受及HBV免疫逃逸中重要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在PLOS,Pathogen,PNAS,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
7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秦樾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TRL in inflammation and tumor”的报告。本次讲座,他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TRL通路分子的乙酰化在炎症与肿瘤中的作用,并与大家分享了在科研通向成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告诫学生们要“永不言弃”,至少“不能轻易放弃”。秦樾教授的实验室主要开展有关肿瘤与炎症相关通路中乙酰化研究,重点关注肿瘤转移干细胞中信号转导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信号蛋白质译后修饰,如乙酰化和甲基化),并首次证实了表观遗传变化在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信号转导蛋白中的作用。
9日下午,泰山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泰山学者唐华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DC亚群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的报告,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国际上有关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路上的经验与教训,其风趣的语言为博得在场阵阵笑声。唐华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细胞免疫学,尤其关注树突状细胞亚群对获得性免疫反应的调节。读博士期间与人合作,发现了新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亚群,以共同第一作者将该工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Nature Immunology,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Nature、Nature Review Immunology、Nature Immunology都作为重要研究作了推荐和评论。唐华教授还发现了免疫微环境促进造血前体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于Blood。
会后,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两位教授提问,教授们的回答让同学们茅塞顿开,而学生们活跃的思维也博得专家教授的赞叹与好评。绿树掩映的校园,幽谧宁静的环境,不时传来学员们讨论课题的声音,既有对过去几天学术报告的回味,也有对未来一周学术报告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