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20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曹峰教授做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七十九期“新杏坛”,就“出土文献的发现与意义”作了精彩讲解。副校长陈炎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曹峰教授作了一个简短的引言,说明当前出土文献的发现概况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情况。他举岳麓书院新购的一批秦简和清华大学购入的一批楚简为例,指出其价值不同之处:记载古代卜书和律令的简牍主要为古代社会史、法律史等领域提供研究参考,而记载古代子书的简牍则对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很多文史研究,如夏商周的断代工程、今古文尚书的相关研究,都离不开出土文献的帮助。
接着,曹峰教授对出土文献的定义和出土文献发现的时间和地点作出进一步的阐述。他以详实的图片文字材料,为大家展示了一系列近年发掘的古简实物并加以说明。古代简帛往往出土于易干易湿之地,这是它们由于极干燥或极潮湿的环境较之干湿度正常的地区更容易保存。故而我国出土简帛往往分布在西北干燥地区和南方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地区。曹峰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三大思想史文献宝藏”,即湖北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简、湖南马王堆汉简。这些古简的出土,如《五行》、《太一生水》等,弥补了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很多空白,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一些重要的子书,如《老子》,可以拿来和今本相对照,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曹峰教授还专门提到山东地区的出土文献,重点谈论了齐鲁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他指出,从楚国故地出土的文献材料,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外传的痕迹。如《晏子春秋》中的很多语言,可以在楚简中找到对应的原文,楚简中反映的思想齐国色彩浓厚,其文字多为齐系文字。对于这种现象,曹峰教授结合“古代齐楚交界区域图”解释说,因为山东南部地区曾属楚国,齐鲁发源的文化流传到楚国非常的方便。书籍和人物的流动,导致楚地文化接近齐国。接着,曹峰教授谈到出土文献的作用和影响。他先以思想史的发展为例,指出历代对经典的诠释存在着失真,思想史发展的线条被简化了。他举出“失落的儒学史”作为例子,在孔子到孟荀之间儒学发展的历史,传世的文献无法证明,必须依赖出土文献。而传世文献也需要出土文献的支持,曹峰教授用“激活”这个词,指出很多我们以前不太重视的子书,由于能与出土文献相对照,其研究价值反而提升了。在古代民间思想研究和先秦学派的划分等诸多方面,出土文献都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很多争讼不息的悬案,在新出土文献面前得到解决。如郭店楚简的出土,证明了“六经”说法产生的年代不会晚于战国。简册上面“民可使道之不可使知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这句话,证明了今本《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原义。最后,曹峰教授谈了谈出土文献的局限性。他指出,传世的文献之所以传世,其经典性无法替代。相比经典文献,出土文献大多属于二三流的材料,其价值在于反映了古代活生生的文献面貌,而不一定是精品。而国内出土文献大多分布在南方,未必能够反映当时全国范围内普遍主流的情况。另外,由于盗墓的猖獗、学界急功近利的学风和许多人为因素的缘故,导致了古简整理科学性的降低。
讲座结束后,曹峰教授一一回答了老师和同学的提问,为大家说明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史研究的关系以及如何识别假简的问题。陈炎教授总结了这次讲座,鼓励大家多多关注出土文献的研究现况,为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路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