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冠之教授:孔子,我们共同的老师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19日 09:39 点击次数:
编者按:12月16-18日,全球孔子学院院长研修班中华文化体验(山东)暨首届“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18个国家34个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44名国际友人参加了论坛活动,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丁冠之教授在论坛上作了《孔子,我们共同的老师》的演讲,本文是丁冠之教授的演讲内容。
尊敬的孔子学院的各位院长、领导、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你们好!
在座的各位对孔子都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今天我来讲孔子,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谈一点我学习孔子和儒学的心得体会,向诸位请教,请批评指正。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以及他所代表的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孔子,我们共同的老师》。在中国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老师的楷模和表率,是我们这些当老师们的祖师,所以我用了这个题目,使我们能够更亲近孔子。在当代社会我们确实应该向这位老师学点什么。据澳大利亚《坎培拉时报》1988年1月24日报道,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会议,会上诺奖获得者建议“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我今天主要讲一讲孔子这位先师,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智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孔子为理想奋斗的一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丧父,十六七岁时丧母。孔子童年时期受母亲教养,学习礼仪。母亲死后,孔子已能独立生活,由于家庭贫寒,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在20岁以后,做过管牛羊和管仓库的小官。孔子好学,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当时的学习内容,叫“六艺”。“艺”是指技能、学问。六艺有两个层次。初级的是礼、乐、射、御、书、数。高一层次的是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经典。孔子在30岁以前已对两个层次的六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开始授徒讲学。51岁时从政,当过中都宰(相当县长,中都,今汶上县)、小司寇、大司寇(相当公安部长)、摄相事(代理宰相)。孔子做官不到五年,在55岁时(前497年)因与鲁国国君政见不合,辞官,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至68岁回到鲁国,共14年。这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等国,范围在今山东、河南境内。这14年中,由于他的理想和政治主张,得不到各国君主的赏识,历尽艰辛,处处碰壁,曾被人拘捕和追杀,在陈、蔡(今淮阳、上蔡)之间绝粮,被人形容为“丧家之狗”。在这种处境下,孔子有的学生动摇了,劝孔子降低自己理想追求,孔子十分坚定地说“不辱其身,不降其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子罕)尽管各国君主不接受我的学说,我也不放弃自己理想和追求。孔子回到鲁国,已是68岁高龄,在他生命的最后5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教授学生,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孔子一生,由于他历尽艰辛,阅尽民间疾苦,以及他坚强的意志和高度智慧,成就了一代圣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孔子没有留下亲笔著作,他的思想和智慧集中在他的弟子为他编辑的一万多字的《论语》一书中。巧合的是苏格拉底和耶稣也没有留下亲笔著作,他们的言行也是由弟子编辑整理的。这三位圣哲,虽然没有亲笔著作,但是却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孔子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历史贡献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或者说他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三个第一。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文献整理家。三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先创立了“仁学”和“中庸”学说,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为中华民族奠定了道德伦理基础。前两个问题我只作简单介绍,重点讲第三个问题。
我前面谈到,孔子活了73岁,除了从政的5年,终其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孔子的学生,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在教育史的最主要的贡献是两个方面。(一)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被官府垄断,为教育贵族子弟服务。孔子私人办学,第一次把教育移到民间,实行平民教育。(二)孔子招收学生的宗旨是“有教无类”(卫灵公)。就是说,他招收学生,不分类别,不分贵贱,不分年龄(最大的学生小孔子六岁,小的小孔子53岁),承认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的学生的只有少数贵族子弟,大部分是平民子弟,有的家庭还十分困难。这两件事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有教无类”,在当今世界,都没有完全做到,仍然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譬如他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式教学和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都仍有启发意义。
关于整理古代文献,前面说过,孔子教育学生的高层次的六艺,是六部经典,其中《春秋》为孔子所作,其他五部经典《诗经》、《易经》、《周礼》、《尚书》、《乐经》,都经过孔子的编辑整理。六经除《乐经》散失以外,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些经典是中国夏商周以来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研究中华文化的必读典籍,如果没有孔子的整理而失传,我们研究中国春秋以前的历史文化将失去依据。孔子整理古代典籍之功,不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下面谈孔子在思想上的伟大贡献:
第一,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思想的核心概括起来说是“仁和”。“仁”是爱人,“和”就是“中庸”,亦即“和而不同”、“和谐”。“仁”是孔子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是孔子的理想境界。以仁济和,以和成仁,二者相辅相成。
先讲仁。“仁”字在孔子之前的《尚书》、《诗经》中已经出现,但是对仁的解释并不系统,孔子第一次作了系统解释,并赋予深刻含义,而成为“仁学”。孔子对“仁”的解释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最核心的内容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孔子这里说的“爱人”是爱一切的人,没有阶级、等级和家族的限制。怎么才能做到“爱人”呢?孔子讲了两条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孔子的学生把这两条原则概括为“忠恕之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道”,就是忠诚地对待别人,自己想在社会上立足,成就一番事业,发展、通达,也要帮助和希望别人和你一样发展、通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道”,就是将心比心,自己不愿做和不愿接受的东西,也不要让别人去做,去接受。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创造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根本原则。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说到底,就是我发展而不让你发展,并且遏制你发展;我不想做和不愿接受的东西,偏偏要强加于你,这样世界就很难和谐、太平。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和谐共存之道,受到世人的欢迎,成为世人的道德共识,被奉为普世道德金律。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的《人权宣言》和1795年法国宪法,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重要的格言写了进去。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签署的《走向全球化伦理宣言》也有这样的表述:“数千年来,人类的现代宗教和伦理传统都具有并且一直维系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宣言的中心起草人当代世界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思教授大力倡导的全球化伦理,一直环绕一条基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由此引申而得的必然结论是:每个人都必须得到人道的待遇。这两条原则,体现了所有人类伟大伦理与宗教的共性,成为普遍伦理中的道德金律。
孔子的“爱人”学说受到世人如此重视,因为它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和谐共存之道。孔子所讲的“爱人”,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互惠互利的。人与人相处,只有关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的继承者孟子,对这种关系作了深刻论证。他提出了“推恩”说。他说人人皆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但不能停止于此,还要把这种爱推给别人,这就是“推恩”。他的一句名言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这句话是孟子对君主说的,你爱护老百姓,你的政权就能稳固,否则不仅政权不能巩固,就连你的妻儿老小也保不住。一般的人也是这样。如果只关爱自己,不关爱别人,别人也不会关爱你,最后只能孤芳自赏,成为孤家寡人。这就是爱人与爱己的辩证关系。
现在讲“和”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已有了关于“和”的观念,孔子在前人的基础上升华为“中庸”的哲学概念。“中”是“中和”,“庸”是“用”,“中庸”就是用中和的观念观察世界,研究世界,应用于世界。“中庸”不是折中,一半对一半,他是讲事物发展的“度”,孔子讲“过犹不及”,过了,不及,都是失度,达不到和谐状态。孔子的孙子子思写了一篇《中庸》,对孔子的思想作了解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说“中和”,和谐、协调、平衡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天地万物只有处于和谐状态,才能生长和发展。如果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严重后果。自然界失衡会发生地震、气候变暖,生态遭到破坏;人类社会失衡会发生动乱,人的生理、心理失衡会生病,产生忧虑和烦恼。人类社会要面临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人自身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处理好了,处于和谐状态,就能使天人和谐、社会和谐、享有健康人生。我们从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寻找使事物处于和谐、平衡状态的“度”,取得最佳效果。外交谈判、商贸谈判,也是寻找平衡点,达到互惠、双赢。孔子和儒家对这三种关系都有大量论述,这里只举几例。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爱人及物”,“钓而不网,弋不射宿”;人与人的关系,是前面说的爱人;至于人自身的关系,孔子有大量的人生格言,强调立志,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人生价值。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这是说,做人要以实现道义为宗旨,以道德为立身之基,行为不离仁德,努力学习技能,提高才干。做坦荡的君子,不做患得患失的小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围绕中和观,孔子还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即“和而不同”,这是孔子对中和观的进一步论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而不同”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也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应持的态度,用这种观点观察世界和处理问题,符合客观实际。因为客观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成分的“同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的日月山河,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品种不同,形态各异;人类社会的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色彩斑斓,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对待这些不同,应该采取积极的宽容的态度,而不是人为地强求“同一”。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豁达大度,海纳百川,小人则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模式做人做事。孔子的这一思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说我们不能用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宗教来统一世界,这样世界便会窒息,黯然失色。这样做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文化背景、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只有以宽容之心,对待不同意见,才能与人和谐相处,和合作共事。古人对此作过生动的比喻,各种乐器合奏,才会有优美的音乐,作料齐全才有美味佳肴。
总之,孔子中和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我们能很好地学习和运用这一思想,便无往而不胜。所以有人说,中庸、中和、和而不同,是儒学之大本,中华之至德,是中华民族最高的生存智慧。这个评价并不为过。
孔子为了实现社会安定和谐,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奠定了基础。这里不能详细讲解,只粗略讲几点。(一)礼,也就是礼仪、礼节。它包括婚丧嫁娶,待人接物以及庆典的各种礼仪。孔子教学生六艺,第一项就是礼。礼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孔子认为礼是实现仁的手段和途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和何!”(八佾)因此,礼不是简单的形式,它是仁的外现,有尊严、庄重、亲和的丰富内涵。不能只注意外在的文饰,而不加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外化”而内不化。所以孔子一再强调要文质结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二)孝悌,即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三)忠信,对人、对事、对己要诚实守信,“言必信,行必果”。(四)言行一致,反对夸夸其谈,不做实事,“巧言令色,鲜矣仁。”(五)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对财富要“取之有道”,反对“见利忘义”。在道德建设中,孔子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忠信。没有诚信,一切道德规范都成了摆设。他在讲“孝”时曾说,对父母既要有物质上的供养,也要有发自内心的敬重,只养不敬,就和喂养牛马没有区别了。最近我看到一条材料,在日本票选一个反映07年世态的汉字,结果“伪”字高票胜出。可见诚信在道德建设中有多么重要。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二是道德导向。他认为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引领社会风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上梁不正下梁歪,路领错了,道德建设就失去了方向。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看到,孔子怀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一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和憧憬。孔子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作为他的志向。并希望有一个“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政府和社会。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蓝图。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个理想社会归纳起来是:在全社会实行仁道(人道),实现天下为公。选举德才兼备的贤者治理国家,而不任人唯亲,人人诚信,和睦相处。要关爱别人,不只是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使老人安度晚年,青壮年发挥才干,孩子能健康成长。丧妻、丧夫、丧子的老人和孤儿,以及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人人为社会作奉献,不把财富据为己有,无人好逸恶劳,劳动成果共享。没有盗贼,没有战争,没有阴谋奸诈。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这就是大同社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所设计社会蓝图无法实现,但是这一理想却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历代志士仁人,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文化中的宝贵精神遗产。
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我在前面已有所涉及,在这里我再集中地讲以下两点:
一、孔子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四圣之一。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人类精神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希腊有苏格拉底(前469——399)、柏拉图(前427——347),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前565——486)。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思想最活跃的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等,孔子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在世界文化史上和释迦牟尼、耶稣(公元元年——33年)、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并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四圣”中释迦牟尼比孔子早14年,耶稣则比孔子晚半个世纪,穆罕默德晚了近千年。在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年龄也居首位。“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四圣”,出生有先后,宗教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贡献也各有侧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爱生命,关注人生,除恶向善,建立美好的道德,为人类祈福,向往幸福和谐的社会。他们的思想学说和理想追求,一直延续到今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当人类社会出现危机,或面临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总要回头去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向他们吸取智慧。因此他们的思想和孔子一样,已突破了地域和时代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共同的老师。
二、孔子的思想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孔子思想和汉字,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传入朝鲜,至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的朝鲜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期,儒家思想逐步成为三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公元285年,孔子和儒家思想通过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宫廷中以《论语》、《千字文》教授贵族子弟。到七世纪,设立国学,教授儒家经典,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德目,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从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儒家思想已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随着儒家思想在东亚和东南亚的转播,逐渐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孔子的思想至今在这些国家还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思想传入西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通过他们,把孔子思想传入西方。孔子的《论语》译本何时在西方出现,现在没有确切的资料。我们现在知道的是,1687年巴黎出版了拉丁文译本的《论语》、《大学》、《中庸》。1993年一位叫莫格的学者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这个英译本是从法译本转译过来的,法译本又是从拉丁文译本转译的。这大概是最早的《论语》的几种译本。在西方学者中,接触儒家学说较早的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他通过传教士,在1676年就已读过儒家著作。他认为,在政治、伦理方面,中国远胜于欧洲。“中国人服从长上,尊敬老人,无论子女长到多大,其尊敬两亲,有如宗教。”他认为,在理论科学方面,中国不如欧洲,因此中国可以把实践哲学即政治、伦理等传给欧洲,而欧洲把理论科学传给中国,以便共同促进人类的幸福。
18世纪上半叶,儒学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产生过重要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伏尔泰。他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了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他十分推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认为孔子是天下唯一师表。他在自己的礼拜堂里挂上孔子像,朝夕礼拜。在世界经济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法国重农学派对孔子思想也特别崇拜,认为“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的天性,不再为愚昧和情欲所蒙蔽,所以他叫人敬天、畏天、爱人,战胜物欲,勿以情欲衡量行为,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宗教道德优美到这种程度,真是无以复加。但是还有一件事要待我们去做,就是把这种道德教训普行于世界。”
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就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莫格称孔子是“伟大文明的奠基者”,他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就是《他的学说仍在实行》。他说“孔子的教诲属于全人类。他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有着实用主义哲学,相信和谐、社会秩序,奉行爱国主义”至20世纪,西方出现了学习孔子的高潮,至20世纪60年代,孔子学说走出学术圈,走向大众,一时在大众文化中形成了“东方文化热”。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由于亚洲经济的腾飞,提出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把亚经济模式称为东方“儒家资本主义”。这这就更引起西方学者对孔子思想的重视。1996年1月8日伦敦《金融时报》的文章,题目是《孔子的规则:在今后十年,美国将保持在亚洲的经济领先,但他可能会从该地区学到更有价值的社会课程》,认为“美国如果鼓励美国人自愿地采用一些孔子的教诲,其社会将会有莫大受益”。1999年美国兰登书屋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是《孔子在隔壁:东方在教导我们西方应如何生活》。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现代世界的儒家学说》,集中了18位中西学者的论文,讲述了孔子思想遗产对当代社会的意义,认为当代社会的不和谐,应该用孔子的思想进行医治。北欧亚洲研究协会的高级研究员盖尔·赫尔格森在他的文章中提出,面对社会上个人至上的倾向,应该翻开陈封已久的《论语》,接受教益。对孔子思想在当今世界的影响,他做过一个调查,在韩国有91%的人对儒家“维护社会和谐关系”的学说表示赞同;87%的人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天下大同”。远在丹麦的受访者也有75%的人赞成“天下大同”学说。
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孔子讲的“爱人”学说和和谐共处的思想,完全适用于当今世界。我国国家领导人关于建立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倡导,就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高两米的孔子塑像,孔子像的底座上刻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世界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尊敬的各位孔子学院的院长,你们是汉字文化传播的光荣使者,随着汉字的传播,必将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学习孔子,为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做出贡献。你们的事业是光荣的,你们的事迹将载入史册,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谢谢!]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 作者:丁冠之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白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