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教育改革再出发再推进再深化,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山东大学始终坚守“为国育贤”初心,担承“强校兴国”使命,实施“四大育人工程”,努力培养新时代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为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研究生院和学校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研究生教育改革系列报道,选取刊发有关单位在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特色做法、典型案例,期望有关单位和广大教师从中获得启发借鉴,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业胜任力的培养,切实推动改革取得成效。
坚持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
近年来,山东大学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工作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水平。
法学院(威海)2020届硕士毕业生吴睿佳在学期间就不断运用专业知识深入基层、服务社会,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0项,其他奖项60余项;毕业时谈及今后目标,他表示“文为时而作,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积累去帮助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这是我们目前从事学术研究的初心和使命。”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姚淑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入选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是山大首位入选南极科学考察越冬队伍的学生。他驻守极地500余天,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合作论文6篇,以执着与坚守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与青年科学家的风采。作为一名空间物理方向的博士生,姚淑涛一直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志向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他计划以后继续从事空间探测的研究工作,为祖国空间探测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尊重学术理想,涵养创新文化
山东大学倡导尊重学术理想,鼓励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形成踏实治学、自由求知、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儒学高等研究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姚文昌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古籍整理专著4部,成果斐然。他用“率性读诗书,本份做学问”概括自己的学术道路,告诫大家“一定要保有对学术最基本的尊重,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要学会沉淀和积累,之后才是厚积薄发”。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博士生他维宏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专著《宋代圣政录研究》,获得山东大学2020年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的唯一特等奖。他维宏提到,这一成果的获得源于对宋史的兴趣,成于从本科以来对宋史研究夜以继日的奋斗与坚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正是对优秀研究生心怀学术理想与不懈坚持努力的生动诠释,学校的种种激励保障举措,为研究生持续创新夯实了长久且坚实的基础,也为研究生勇于追求学术理想与踏实治学提供了鼓励与支持。
物理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吕兴帅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达90,他提到做科研的底线是遵守学术道德与规范,“科研的本质是探寻真理,要求我们不能说假话”,这样才能为创新提供基本保障。数学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李晓丽提到,时刻坚持“求知欲是快乐的源泉”是她保持学术热情的方法。“每当有了新的想法,就会感觉很兴奋,很有成就感。”但科研也时常伴随着受挫,“一处错误改上几天甚至一个月都改不对,”李晓丽提醒我们要宽容失败,不要放弃,绝望之时就是黎明将至之时。正是由于严谨扎实、求知进取的学术文化和学术风气,学校研究生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瞄准国家需求,促进科教融合
山东大学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创新成果切实应用于国家建设。
晶体材料研究所2018届博士毕业生王守志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105.8,SCI引用次数超过200次,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首届学术之星等多项荣誉。他的研究首次将氮化镓晶体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赝电容存储机理;提出一种普适高效的氮氧层策略,解决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在储能过程中体积膨胀的瓶颈问题。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将其研究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提高未来电池的寿命,推进我国新能源建设和产业方式的转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生康永哲在中科院一区发表SCI论文6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在新能源领域顶级期刊《APPLIED ENERGY》发表的论文,提出了基于解析冗余的交叉式电压测量拓扑,有效解决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多故障误诊断难题。其所在的课题组成功制作重大仪器专项样机,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发展,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成果落地是我们工科人的最高追求,要将成果实用化,真正为行业的进步作出贡献。”康永哲还提出,要坚持要“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灵敏地觉察到行业内的新问题,从而保持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彰显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培养研究生,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产教融合、交叉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导师榜样引领,团队交流合作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的元素之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山东大学以导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推动导师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做研究生的学业导师,又成为其人生导师,组织好团队协作,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
7月22日,山东大学于晓和孙金鹏教授团队在《Nature》发文揭示胆汁酸受体配体识别及激活的独特机制。学校基础医学院2019级博士生郭璐璐、2018级博士生林婧宇、2020级博士生吴襄位列共同第一作者。说起论文的发表,三位博士生谈到,论文从2019年11月第一次投稿,到今年7月正式被接收,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数据补充和修改工作。由于疫情影响,药品和实验仪器的采购、应用极不方便,关键时刻导师和学校科研平台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保障了科研的持续顺利进行。谈到导师和科研团队,三个博士生纷纷表示,导师于晓教授和孙金鹏教授都具有开拓、超前的学术眼光,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和不足,同时对科研始终保持极高的热情,对待学术一丝不苟。除了学术上的指导,两位教授还时常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人生态度,在收到拒稿邮件时,孙教授总会以自身经历开导大家,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大家都称实验室为“一个向着太阳的实验室”。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和合理高效的团队分工,科研团队采用分级分工合作的方式,三位博士生按照各自擅长方向进行分工,完成计划后汇报给博士后,共同跟两位教授一起讨论。每天的组会和定期的讨论会保证了研究方向的正确性,遇到问题时,老师与学生及时交流讨论,提高了科研效率。孙教授还时常组织大家一起踢球,在踢球过程中探索团队协作的方法。临床医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王济潍将导师李新钢教授视为其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他提到,“老师在临床上细致缜密、精益求精,在科研上脚踏实地、求实严谨,生活中和蔼又儒雅,对我们学生而言,这些都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李新钢教授在学术研究与道德品质上都发挥了模范作用。科研工作中,王济潍每次遇到论文撰写和实验操作问题时,科研团队的成员总会帮助他分析问题、疏导思路,突破固有思维的禁锢,他表示,成绩的取得是整个研究团队协作配合、共同钻研的结果。正是导师以身作则,教授研究生专业知识与人生道理,科研团队分工协作,提高科研效率、引导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相关文章: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产教融合,开启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