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日前,岩土工程中心李术才院士主持完成的项目“复杂环境深部工程灾变模拟试验装备与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是山东大学自主研发大型仪器装备的重大突破。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在建和即将新建的地下工程不断走向深部,水电洞群、交通隧道、能源开采、巷道油气储库等都逐渐向地下千米以上深度发展。高地应力、高渗透压、富水含气等复杂地质环境导致深部工程出现大变形、突水突泥、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事故。围绕国家沪蓉西高速分岔隧道、兰渝铁路两水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西气东输江苏金坛盐岩储气库、淮南矿区、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等交通、能源及水利领域重大工程安全建设,针对复杂环境下深部工程的灾变机理与安全防控难题,自2009年开始,李术才院士及其团队自主探索研发地下工程灾变模拟试验技术及装备,用于研究真三维工程尺度下地下工程的灾变演化机理,实现地下工程设计优化和灾害主动防控。
经过艰苦攻关,研究团队发明了可模拟深部复杂孕灾环境的大型真三维多场耦合物理模拟试验技术与装备系统,研制了可定量模拟多相岩体特性的系列化固液、固气相似材料,研发了地质模型制作、隧洞开挖、数据测试等模型试验成套技术,实现了深部工程施工与灾变演化过程的有效模拟,进而建立了基于模型试验的深部工程灾变机理分析方法与安全防控技术。项目核心专利技术实现了转化,转化合同金额3000万元,先后为国家能源集团、长江科学院、武汉大学等20家单位研发了24套不同功能的大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为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试验装备,推动了我国地下工程和岩土工程物理模拟技术的发展。研究成果为50余项国家重难点工程设计优化和灾害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山东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大型仪器设备自研自制工作,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开展学科交叉创新。学校设置自研自制仪器设备培育项目专项支持重大仪器设备研制。培育项目以提升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自主创新与装备水平为目标,以适应国家重大需求、走在科技前沿、具有学科特色为标准,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着力培育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研发项目雏形。本次获奖项目是学校重点支持的自研自制项目之一。
自研自制仪器设备培育项目是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战略的奋进之笔,是鼓励原创性自制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目前累计立项支持自研自制仪器设备专项9项,形成知识产权16项,SCI期刊收录论文9篇,国内外学术论文21篇,专利转化2项,获得4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项目立项合计经费2800万元,部分核心技术装备已经研制完成,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