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举行社会实践工作推进会暨2021-202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答辩推优会,深入总结交流社会实践成果,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团委副书记翁祥栋、各学院团委负责人及各学院团委委员代表参会。

会上,翁祥栋从组织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她表示,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各学院坚持聚势谋远、精心指导,以奉献之姿、劳动之姿、创新之姿奋力走在实践前列;青年学子立足专业,用踏实奋进勾勒出了新时代山大人的风貌与担当。她表示,各学院要努力推动下一阶段社会实践工作开展:一是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实践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转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劲动力和实际行动。二是严守安全底线,将学生安全作为实践开展的第一要务,做好实践前的安全培训和实践中的安全健康的监测管理。三是优化指导,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社会实践环节授课教师应由专家学者、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以及辅导员担任,真正把社会实践课上扎实、上生动。四是推动实践方向与学科特色相结合、实践选题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品牌项目,通过专业化设计实践内容,对接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真正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个人素质和就业能力。

齐鲁交通学院团委书记王超针对齐鲁交通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经验进行分享。王超从学院层面出发,重点介绍了如何健全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及如何挖掘校内外优势资源,从而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在随后开展的2021-202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答辩推优会中,参与答辩的47支实践团队借助线上平台分享实践成果,交流心得体会。各团队从暑期社会实践的背景、目的、成果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展示,针对工作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山大方案”,展现了山大学子崇实求新的实践品格,彰显了山大学子在躬身实践中认识国情、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的使命担当。
本年度社会实践以理论政策宣讲、劳动实践、调研观察、创新创业等8大板块为抓手,在严格落实“非驻地必线上”原则的前提下,一校三地50个院系团组织14000余名学生组成的1400多支队伍在返乡助农、时政剖析、支教扶贫、区域发展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步开设喜迎党的二十大青春宣讲团暨“牢记青春寄语”主题宣讲、“百队百场进社区”“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山”鲁喀支教、“青鸟计划”岗位实习、“希望小屋·山大担当”、“服务山东·山大方案”六大专项选题,引导近1200人共122支专项团队参与其中,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7座城市。
青年之声,奏响时代强音。电气工程学院“E启华章”专项社会实践队以“回看百年青春,铸就缤纷未来”为主题,绘制济南红色文旅地图,并推出《青年人,振兴伟大中华!》人物绘本,累计印发330余次、投稿发表205篇、总阅读量超63万次,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法学院“青语倾言”普法宣讲团分赴三省八地社区,走进乡村基层,以灵活多变的宣讲思路,利用多元平台联动,用青春化的语言增强公众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精神入脑入心。文学院“象意”团队聚焦古文字文创产品设计研发的队伍,开展了百余次调研,走进安阳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50余个博物馆,访问了60余位专家学者,根植古文字美学基因,赋能古文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青年担当,助力科技强国。硕博服务团西藏专项团队依托国家级课题,在林芝建立实践基地,采用山东大学自主研发的探测装备,为川藏铁路安全高效掘进提供了有效保障。软件学院“莫妮蒂斯”创新实践团队深入调研分析口腔正畸行业,剖析现代口腔正畸技术的痛难点,设计口腔正畸成像辅助仪和掌上医疗App,形成了智能正畸产品雏形,推进了口腔正畸行业技术进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零碳供暖工程调研团响应国际《格拉斯气候公约》号召,配合落实国家双碳政策部署,综合调研与数据分析结果,在技术、产业、政策三方面,针对清洁供暖工程中存在的“一刀切”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青年力量,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学院“同兴共振”赴烟台莱州市村企合作情况调研团深入莱州市乡村一线,实地走访调研7个行政村和10家企业的村企合作情况,进行了12次半结构性访谈,力求探索基于发展共同体的农村和企业合作逻辑。管理学院“鄃城缘起,助梦有你”希望小屋志愿服务队关爱乡村儿童,为1-9年级的孩子授课,做到课程内容扩大化、收获延展化、意义丰富化。电气工程学院“绿色低碳、智慧照明”社会实践队走访9座城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设计新型照明系统,并于济南市开设两期实地试点,测试成效受到广泛好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小蓝帽”保河护海志愿服务队通过环保宣传、教育推广等公益活动,激励和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到水环境治理监督中,增强社会各界生态文明意识,兴起拥抱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奉献社会的“必修课”。本次答辩会充分展示了各团队将青年发展需要与国家建设需求充分融合的实践成果,体现了各团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坚实决心。山大学子要继续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明晰自己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厚植爱国情怀、牢记奉献精神,在社会实践的沃土上向下扎根、茁壮成长,传承好时代接力棒,砥砺前行,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