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经济学院举行第六期“同心战疫,强思健学”讲座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6日 13:54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23日,经济学院“同心战疫,强思健学”——同上“爱国主义必修课”主题讲座第六期在线上举办。本次讲座题为“‘词’解中国之治”,2019级1班班主任、经济学院博士后朱鹏华担任主讲嘉宾,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竹担任主持人。

报告伊始,朱鹏华强调了“深入解读中国之治”的必要性并提出中国之治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宏观上可以用一系列的关键词来概括,这些关键词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核心词”,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密码”。随后,朱鹏华引入讲座的主题——“‘词’解中国之治”,旨在通过70个治国理政的关键词客观展现新中国的发展成就,深刻阐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和党建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迁,全面书写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实践,编织起一幅展现中国之治的美丽画卷。

朱鹏华首先讲解了如何运用德尔菲法选出70个治国理政关键词,然后分析了这些关键词在五个时期的分布情况,并分别简要介绍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和党建八个领域的关键词构成。朱鹏华侧重讲解了其中的三个关键词:为人民服务、城镇化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讲述“为人民服务”一词时,他由民本思想在东西方的历史渊源讲起,逐步引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随后简述了自“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到“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再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运用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对“再生产和为人民服务”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城镇化”这一关键词,朱鹏华阐释了其提出的背景,引出“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的观点,并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通过改进的Logistic模型和Mathematica软件的非线性拟合,对中国未来的城镇化率做出了预测,总结了新中国70年城镇化的成就和经验。在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关键词时,朱鹏华对邓小平在制度建立方面的决策给予了高度评价,讲述了基本经济制度由“一维”到“三维一体”的拓展过程与意义,最后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对比中苏、中西和中国不同时期的建设举措与成就,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朱鹏华以这句话作为结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本次活动是经济学院“同心战疫,强思健学”——同上“爱国主义必修课”主题讲座的第六讲,通过分析中国治国理政的关键词,让学生们从词语这一角度体会中国7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理解当今中国国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对中国发展的自豪感以及对中国制度的认同感。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朱冰颖    摄影:朱冰颖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