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富,机械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涂层传热与切削温度,师从刘战强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9篇,含中科院1区SCI 6篇,累计影响因子41.956,其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为机械工程领域top顶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曾获山东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大学研究生校长奖、连续三次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及三等奖、山东大学学术之星提名奖、山东大学研究生“五·四”青年科学奖、山东大学优秀班干部等荣誉及奖励。
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山大的八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对于一心在机械工程道路上求索的赵金富来说,这八年只是开始。深冬的千佛山,在一间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大机器的实验室里,他娓娓诉说着自己与这些“大家伙”的不解之缘。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机械制造和材料加工行业,刀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专业术语为“切削刀具”,被誉为工业制造的牙齿。“涂层刀具”可视为有牙冠保护的牙齿,正如牙齿感受冷热酸甜,涂层刀具在使用中也会受切削热和切削高温的影响,使其使用寿命大打折扣。赵金富的研究就是通过设计和选择涂层刀具,延长使用寿命、稳定刀具性能。
赵金富最早接触到机械领域,是在大学时期。他说,选择山大机械学院的原因十分简单,“当时父母希望我能学习技术性强的专业,将来找个好工作”。大学的前两年,他按部就班地上课、做实验,以就业为毕业目标。直到大三,在企业的实习经历让他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他说,与在企业工作相比,自己觉得还是学习和科研更有趣。自硕士研究生时期开始,赵金富就一直严格执行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八点之前一定会到实验室,晚上十一点左右才赶在宿舍关门之前回去,过着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起初,他的心里有一丝不平衡,他也想窝在温暖的宿舍,想放肆自由地玩耍,想在学习时稍稍走神,但是很快,这种不平衡感就烟消云散了。因为赵金富发现,总会有师兄师姐与自己的作息同步,八点就开启忙碌充实的一天,导师刘战强教授甚至七点钟左右就会出现在办公室工作,这都为赵金富树立了榜样,无形之中让他产生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促使他专注学业,沉心学术。
在日复一日的阅读文献、寻找突破、进行实验、打磨文稿中,赵金富的第一篇论文顺利投稿。于赵金富而言,返回修改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审稿人给出第一次修改意见的时候正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亲朋好友们都处在放松休闲的状态,只有他打开自己的电脑,聚精会神地思考着如何优化论文,琢磨着要提前回到学校。刚过完年,他便马不停蹄地回到实验室,除了参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内容,他在论文的细节之处也做足了功夫,比如调整字体、间距等,字里行间都展现着他的严谨和重视。几轮修改后,论文终于成功发表。有了良好的开端,赵金富在学术研究方面逐渐得心应手,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经过近三年的文献阅读和理论推导研究,提出了涂层刀具刀-屑界面时变热分配理论,填补了现有理论的缺陷与不足,得到了所有审稿专家和研究同行的一致认可。
宝剑磨砺,不懈求索
冰心曾写到:“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研究生初入实验室时,赵金富就压力重重:一是没有完全适应角色的转变,对科研论文处在一头雾水的状态;二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自己不会的理论和技能还有很多;三是实验室有许多琐碎的事情,他没有处理好时间分配问题。回忆起这段低迷的阶段,赵金富苦笑道:“我当时直接瘦了十多斤,脸颊都凹陷下去了”。
赵金富并没有就此消沉,对他来说,研究科研机遇来之不易,该努力就需要努力。他选择迎难而上,积极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关于论文短板,赵金富主动阅读文献,并从师兄师姐的博士论文入手,仔细研究他们的思路和逻辑。
面对技能漏洞,他只能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去补,慢慢地从量变形成质变。学习MATLAB软件是赵金富目前遇到的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快速掌握,他请教老师同学,与其交流探讨,甚至休息时间也在为计算结果绞尽脑汁。
至于实验室的琐碎工作和占用时间的问题,赵金富首先从心理上认可了自己做的工作,器材的管理和采买是为了整个实验室服务;其次,做一件事有一件事情的收获,赵金富在这个过程秉承着随时学习的初心,掌握了实验工具的许多信息;最后,他将时间化零为整,每周抽出固定的半天时间处理实验室日常事务,更多的重心放到科研上。
在一切步入正轨后,赵金富进步迅速,论文顺利发表,因此获评奖学金。但是他的心情却十分忐忑:“论文发表后,我有一两个月的迷茫期,没有灵感和创新,非常担心自己会走下坡路”。后来他渐渐发现,着急也没有用,还是要投入到读文献、做实验中去,说不准某一天哪篇文章中的一个句子、实验中的一个步骤、别人说的一句话就会激发灵感,形成新的理论创新点、技术突破点。
科研探索总会遇到挫折和打击,此时,赵金富喜欢去散步和跑步,或欣赏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收拾心情重新出发。有一次,赵金富出差回到济南,已经是凌晨三四点钟,他以为那时候的城市应该是万籁寂静,人们都在香甜的梦乡中,只有自己一人拖着行李箱,在灯光下留下孤寂的身影。但当他从高铁站出来后发现,街道旁边已经陆续有商店开门,道路的清洁和洒扫已经开始,他忽然觉得,相比而言,自己真的不算辛苦。此后遇到失意难过或者备受打击的时候,他都会想起那次目睹的人们凌晨起早忙碌的一幕,不断调整心态,不断经历成长,渐渐磨练出了吃苦、抗打击的能力。
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当得知被推荐为校长奖的候选人时,赵金富既欣喜又紧张。作为学院博士生中唯一一位候选人,自己在学术上的成果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无疑使他备受鼓舞。短暂欣喜之后,紧张、压力等情绪随之而来,2019年赵金富也曾参与角逐校长奖,遗憾的是由于汇报效果不佳,最终与之失之交臂。
冷静之后,赵金富认真总结了上次参与答辩的经验教训,早早就开始准备起来。为了向评委老师全面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科研价值,也为了使得艰涩的专业术语更为通俗易懂,他将答辩文稿一改再改,七八遍之后方才定稿。同时他邀请实验室的同学作为观众,多次模拟答辩现场,预测评委提问问题,摸索着理想状态。凭借着出色的科研成果和综合能力,加之清晰流畅的语言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他在答辩中脱颖而出,给评委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校长奖名单的一刻,赵金富的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他想起一路走来从迷茫到坚定的自己,想起谆谆教导、倾囊相授的导师,想起乐于助人的师兄师姐……
八年的山大时光,赵金富有许多科研感悟,在他看来,科研学习有时候像走独木桥,越往前走越感受到孤独,要学会忍耐孤独;其次,一定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得到充分锻炼;牢记“慢工出细活”,不要急功近利,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做出令自己满意、令他人认可的成果。谈及未来规划,赵金富打算在博士毕业之后继续深造,烁石流金,百炼成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在科研和学术的道路上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