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师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廖群:向诗与美的文化源头漫溯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7日 11:16  点击次数:

编者按: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用来形容文科学者再贴切不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甘守寂寞,离不开“只计耕耘莫问收”的崇高追求。近日,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山东大学10项课题获准立项,立项数目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位。山大视点网站对此次获立项资助的部分学者进行采访报道,以鼓励山东大学广大教职医务员工继承和弘扬山大人“基础扎实、学风朴实、做事踏实”的优良传统,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多出优秀成果。

见到廖群教授时,她刚结束了繁忙的课程回到办公室。满眼笑意,语气爽朗,一说话,周围的空气都活跃了起来。今年,她花费多年心血初步完成的古籍整理著作《全汉乐府集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资助。这其实是她的研究在今年下半年结出的第二项丰硕果实。几个月前,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公布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廖群教授的《先秦说体文本研究》入选,为本年度“中国文学类”入选的两部著作中的一部。这是她的学术著作第二次入选《成果文库》。充满着恢弘想象和丰富情感的先秦两汉文学,沉浸其中做研究是不是一种诗意的体验?带着这样的好奇,记者与廖群教授进行了交流。

先秦两汉文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为什么会走上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道路?对廖群来说,这就像是几个偶然导致的必然。当年还在知青点时,她就通读了文史学专家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这成为她以后研究兴趣的起点。“也许是冥冥中注定将来要搞古代文学吧,”廖群笑称,“现在想来应该是出于骨子里对文学的爱好。”

恢复高考后,廖群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第一学期开设了“现代汉语”课,任教的是钱曾怡老师,也就是她的师母,她由此认识了以后的导师——国内外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和文献学研究专家董治安先生。课后回家,钱先生对董治安先生说起在班上发现了一个与他们女儿同龄的女生。第二学期,董治安先生给中文系学子上“古代文学”课,第一个点名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就是廖群。就这样,廖群对董先生、钱先生有了特别的亲近感。大二举办“五四”论文竞赛时,她请董治安先生指导了平生撰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于是毕业留校两年并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她选择投入董治安先生的门下,此后与先秦两汉文学终生结缘。

“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老师,首先要提到的当然是我的导师董治安先生。”廖群说。董治安先生一生致力于先秦两汉文学和文献研究,他既是她的硕士生导师,也是她的博士生导师。她是董先生独立招收硕士生的第一届学生之一,在硕士毕业留校多年考取博士以后,又成了董先生所带的最后一届博士生。所以她常常在同门师兄师弟们面前开玩笑:“我既是董先生的开门弟子,也是他的关门弟子。”

1993年冬,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震动的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后,董治安先生在教研室告诉大家这个消息,廖群第一次了解到出土文物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回1200余枚珍贵的战国楚竹书(简称“上博简”)收入馆藏,董治安先生让她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研讨会。此后,《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成为了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文学考古”这条独辟蹊径的道路也成为了廖群此后多年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谈起恩师,她非常敬重:“我所走的学术道路,每一步都离不开董先生的引导;我所取得的每一个成果,都有董先生的心血在里面。”

除了导师之外,还有两位不是来自山大的老师,也影响了廖群的学术道路。一位是南开大学中文系郝志达教授。廖群记得很清楚:“当年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以《原始与文明的交响曲:楚辞艺术形态考察,兼论楚辞与〈诗经〉的逻辑关系》为题在《文学遗产》发表后,郝先生不知我是男是女,不知我什么身份,只因欣赏论文就邀请我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安排我在大会第一个发言,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就是在这次会上,我有幸认识了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先生。夏先生当时就是为筹备诗经学会去参加会议的,他让我给董先生捎了一封信,由此建立了学术联系,我也从此走上了《诗经》研究道路。”

从楚辞、楚墓到楚竹书,廖群的研究兴趣与多姿多彩的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正是她的祖籍所在地——湖南的文化渊源。廖群的父亲当年也是位文艺青年,还在读高中时就以笔名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后来与她的母亲一起参军,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属于文艺工作者,当年都参加过抗美援朝,两个湖南人转业后留在了北方。所以廖群虽然祖籍湖南,却是济南生人。她回忆,父亲在部队仍还从事诗歌、散文创作,转业后与文学接触渐少,但当时家里还有《鲁迅全集》《普希金诗集》等。自己从小就帮父亲抄稿子,所以小学时就能写出十几页二十几页的班级总结,“文字功夫当拜父亲所赐”。

以灿烂多彩的楚文化为祖辈源头,在文史见长的山大受到导师品格和治学风范的熏陶和影响,廖群所做的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渐入佳境。2007年至2009年期间,她的《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顺利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并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重量级奖项。从本科到博士,从助教到教授,山大见证了她几十年的学术成长和一项项重要学术成果的取得。

治学之道:有趣还是枯燥,要看为什么读它

廖群曾经专门写过一部《诗经与中国文化》来讲述其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关系。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后来又是“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诗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这一点在文学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具有这样的地位。”廖群说。中国文学艺术中的美刺传统、忧患意识、中和之美、礼乐精神、比兴传统、情景关系、意境追求、声韵形式等等,都与《诗经》的奠基有着极大的关系。

从《诗经》到楚辞,从《山海经》到汉乐府,廖群在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广泛涉猎,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推陈出新的研究视角让她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继学术著作《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后,2017年,她的《先秦说体文本研究》也顺利入选《文库》。该专著在她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说体’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说体”是对先秦被称为“说”“传”“语”等、源自讲说、记录成文、具有一定情节性的叙述体故事文本的统称,是廖群率先提出和运用的考察先秦叙事文本的全新概念和视角。经过全面挖掘梳理,该成果已辑出数百则先秦“说体”故事,呈现出从未被呈现的先秦叙事景观;她所提出的“说体”概念也已经在学界开始被接受,近两年已陆续出现以先秦“说体”为题的研究著述。此前,廖群参与主讲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炎教授(已故)主持的《中国审美文化史》课程,综合展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发展脉络、经典作品、风格流变的全景画卷。该课程入选2011年“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后受到学子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此外,廖群在文学考古研究上也颇有心得。“文学考古”旨在借助出土文物以解决文学史问题,包括回到文学原生态,求真求实,也包括解决疑难。廖群举例,尹湾汉墓出土的讲述一对夫妇鸟故事的《神乌赋》,就让我们看到了原来汉代已经有纯粹讲述故事的俗赋存在。再比如很大的学术疑难问题:《老子》的作者,究竟是春秋末的老聃,还是战国中期的周太史儋?成书是在春秋末、《庄子》之后还是《吕氏春秋》之后?战国中期郭店楚墓简本《老子》的出土,就证明了《老子》成书不在《庄子》《吕氏春秋》之后。“市井民间的东西古代社会不入主流,不被载录于正统的传世文献中,而墓葬所封存的就往往包括这些东西。打开它,就可以发现曾经的存在。”她认为,出土文献、文物对于学术史、文献史研究的价值实在是太大了。做课题时,廖群经常往山大考古系的图书室跑,把《考古》《文物》杂志能翻的全部翻阅了一遍,一来二去,“跟那里负责图书的老师都混熟了”。

以诗为友,以美为伴,同时又要以学术的严谨求证精神贯穿其中,这个过程是诗意的还是枯燥的?廖群对其中体验给出了自己的解读:“阅读文献,有趣还是枯燥,要看你是为了什么去读它。”

廖群给大一同学讲《山海经》里面的神话,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但她会提醒他们,若是从欣赏角度,还是先不要去读原著,不然很可能会挫伤兴趣。有的同学就跟廖群说,读得头都大了,太难懂,太枯燥。“但如果你从研究的角度,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去查找资料,去寻觅蛛丝马迹,你就会觉得很有意思,非常有趣;如果从中找到了你所需要的东西,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你会非常兴奋。”廖群读《山海经》时发现了帝俊的身份很特殊,很可能是殷商的至上神,曾经是类似于希腊主神宙斯那样的大神。于是她翻遍《山海经》,在里面找到了很多线索和证据,诸如帝俊与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与另一个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农神、工巧神、歌舞神等等都是他生的。还有“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射日的后羿也是他的臣属……“这样论证起来,当然是非常有趣了。”谈到她喜爱的研究,廖群那种由衷的快乐让周围的人不禁被深深吸引。她总结:“实现从一名文学爱好者到文学研究者的转变,学会思考很关键。有了想解决的问题,再去读书查资料,再枯燥的东西也会变得有趣了。”

谈到今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的《全汉乐府集注》项目,廖群说,选择这个项目缘于教学研究的迫切需要。汉代乐府诗歌是先秦两汉文学方向的研究重点之一。当年读研究生时,董治安先生就提到汉乐府缺少断代的全注本。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从先秦一直收到唐代,还只有解题没有注释。所收按乐府诗题编排,比如“相和歌辞·江南”,会先收汉乐府古辞《江南》(“江南可采莲”),接下来要收梁简文帝的《江南思》,还会收唐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等等的《江南曲》,然后再转回来下一乐府诗题,又从汉代收到唐代。这样,汉代乐府散见于各个诗题之中,难以集中考察。明清时期两部比较全的乐府注本,即朱嘉徵的《乐府广序》和朱乾的《乐府正义》,都不是专门的汉乐府注本,而且没有收入《四库全书》或《四部丛刊》等丛书,很难找到。到她给研究生们讲汉乐府列参考书时,仍然没有一部断代的汉乐府全注本介绍给大家。廖群看到,时至今日,《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等等都出来了,就是没有一部《全汉乐府》。于是她便想到了自己动手,编纂一部《全汉乐府集注》,不但集中收录汉代乐府,力求全收,还将历代各种著述中关于汉代每首乐府诗歌的各种解题、注释都汇集收录,这样就“一书在手,所需全有”了。

对于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项目,廖群分了几步完成。第一步是从《乐府诗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大型诗歌总集及相关文献中遴选出汉代乐府诗歌,除了全面检索,还对入选诗歌进行了考订甄别。对于来自一般文献中的歌诗,需要发现是否配乐歌唱的信息,才能判断是否可以作为乐府诗歌收录进来。第二步是全面收集、辑出各种文献中汉代乐府诗歌的解题、注释、评论条目。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一部汉代乐府全注本,但廖群从历代局部注本、选注本进行了汇总。“比如《汉安世房中歌十七首》和《汉郊祀歌》十九章,今人选注本大都不选不注,或只选几首,但《汉书·郊祀志》全部收录,唐代颜师古有《汉书注》,清代王先谦有《汉书补注》,自然连带着一并注释了这两组乐府歌诗。汉乐府中最难读的是“鼓吹曲辞”中的《汉铙歌》,而清代至近现代有好几部专门解析《汉铙歌》的注本,比如庄述祖的《汉短箫铙歌曲句解》、谭献(仪)的《汉铙歌十八曲集解》、王先谦的《汉铙歌释文笺正》等等。今注本则偏重于注释“相和歌辞”。将它们汇总起来,就可以完成一部颇为可观的汉代乐府集注本。”谈起一首乐府歌诗的不同注本,廖群非常熟稔,如数家珍。第三步是编撰,将纷杂海量的解题注释评论等文字进行选择、编排,这是颇费思量的一个工作。还有第四步,尽管广搜细勘,仍有一些乐府歌诗不见注文,那就由她亲自来做。

完成这四步,足足花了廖群五六年的时间。所喜的是项目获得后期资助后,中华书局已经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她计划进一步修订补充,除注本外,争取再将古代笔记杂论、当代相关论文中的某些说法吸纳进来。“我私心想把它打造成精品之作,甚至是传世之作。”廖群很有信心。

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廖群用“临事而惧”总结自己的特点。事情无论大小,她都要下双倍乃至更多倍的功夫,潜意识地追求完美。所以,明明已经讲了三十几年课了,如果明天有课,她还是要花整整一个晚上备课。

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她的课堂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郭泓志就是廖群的“粉丝”之一。他在本科时就上过廖群的课,在郭泓志看来,廖老师上课非常精彩,为人亲切,同时又治学严谨,很有师者风范。于是读研时,他投入廖群门下,成为了她的弟子。研一刚进来两个月时,在廖老师的课上,他和同学们按要求开始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抄了《越绝书》《历代赋汇》等篇目,一步步把学术训练基本功打扎实。“廖老师和学生交流时也很尊重学生意愿,在学生有思维方法偏差时循循善诱,三言两语就让人茅塞顿开。”他说。

在廖群所带的2016级博士生苗江磊看来,导师为人和蔼,不仅上课幽默,旁征博引,课堂气氛很活跃,而且做研究非常细致。而扎实细致也是她对学生做学问的要求。她要求学生多阅读,带着问题阅读,写论文找材料要有“竭泽而渔”的精神,要尽可能丰富全面。苗江磊提交论文给廖老师修改,老师修改得很细,文中的标点、错字等都用不同颜色做出标注,让她很感动。学生有问题时通过电话、邮件或短信问廖老师,都会得到及时的回复。

她对自己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本科生,她希望能在认真学好每门课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就感兴趣的方面认真读几部原典,思考一点问题,围绕着问题查查资料,甚至写写心得,尝试着论证一下。这样的用意并不是期待每个学生将来都走研究之路,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思考、阅读、论证能够培养思辨素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无论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这个能力在工作中都很需要。对于研究生,她要求在专业训练方面更下功夫。读书方面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通读原典,打好基础;另一条是围绕问题读书、查资料、写论文。“除此之外,我也还希望我的研究生能多培养工作、实践能力,毕竟将来不一定都想或都能从事研究工作。”她为学生做了周到的考虑。

除去做学问和带学生,廖群的工作之“余”并不多,但在没有急事时,她每天晚饭后都会到公园散散步,有时读读小说、看看电视剧,当作是给自己放个假。

虽然身兼教学、科研、行政不同角色,但在廖群看来,教学、科研在她心中是第一位的。教学、科研算作一体,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升教学。不久前在武汉参加出土文献与文学史研究学术会议时,她还对一位青年学者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申请硕导,给研究生开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术研究,才能上好这个课,这促进青年学者发现学术问题,进入研究境界。廖群的许多研究题目当初就来自于教学,包括这次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汉乐府集注》。本科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相长,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让她觉得很有启发;她将研究所得融入教学,学生们也都很感兴趣。

说到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需要具备的素质,廖群认为,人文社科研究者,特别是对社会学、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学科专业来说,首先应该具备人文关怀,思考、解决民族、国家需要回答的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应该不计较眼前功名得失,排除利禄干扰,坐得住冷板凳,扎扎实实,潜心研究。此外,学者们之间的合作、交流、学术碰撞擦出的火花,对研究也十分重要。

是什么让她在治学道路上一走这么多年仍乐此不疲?廖群说,刚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力,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一个课题。渐渐地,想成为某个领域学有专长的人;再后来,常常想到“三不朽”中的“立言以不朽”这句话,并以此作为激励。简单的话语,折射出一位学者做学术研究的朴素动力,这也正是廖群潜心治学育人背后的纯粹初心。

廖群,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攻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方向。兼任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学术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家级教材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项等,参与主讲的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一项。近年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古籍整理项目两项。主要著作有《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诗经与中国文化》《神话寻踪》《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诗骚考古研究》《中国古代经典彩绘本诗经》《韩非子趣读》《先秦两汉文学的多维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等。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近期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访谈一览:

[师者]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师者]辛公明:探寻“有意思”的热力学

[师者]王哲伟:做对的事情,做感兴趣的事情

[师者]张平:从教从仁师之范 一曲一章艺之美

[师者]綦建刚:愿做春泥护芳华

[师者]郑雨军:总想为学生多做一些

[师者]李开军: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师者]马文: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

[师者]徐艳玲:一位马克思主义学人的“初心”

[师者]季书豫:因为热爱,所以努力

[师者]孙圣民: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师者]陈玉国:医海无涯 育人为乐

[师者]张存生:踏实做事,追求完美

[师者]郭卫华:当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谢婷婷    摄影:薛书新 资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寄诚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