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山东大学对一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了集中表彰。众多学术大咖,或者是青年学者,于这次表彰大会上领取了自己身为教师的无上荣誉。这份荣誉象征着的,是他们实打实的教育成果与科研实践,是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同时也彰显着他们的师心、师德、师魂。他们之中,有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也有学生们评出的“我最喜爱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近期,山大视点网站记者将陆续采访部分受到表彰的教师,与他们聊走上讲台的不同经历,教学科研中的点滴感悟,以及何为优秀教师。
寒露到秋意浓。10月10日,秋雨沥沥淅淅地下着,不少教室、办公室已紧闭门窗抵御冷空气的侵袭,位于化学新楼的办公室325室,外表平凡无奇,可无论寒冬酷暑、春去秋来,却始终敞开着大门,方便着每一位前来办理事务的老师、同学。走进这扇门,记者见到了此次采访的主人公,2017年山东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季书豫。
当令行禁止遇上人事党务
季书豫,化学院党务人事秘书,自2006年进入山大以来,兢兢业业为师生服务了十余年。很少有人知道,她在来到山大之前,曾经有过长达15年的军旅生涯。
从18岁高中毕业参军,再从军队考上军校,毕业后回到部队,直到转业来山大,她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军队。有人说军队的生活单调乏味,在季书豫看来,不如说是“简单”。“在连队带兵,就是和兵同吃同住。平时在工作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她直言,刚来山大工作时,深感“隔行如隔山”。
在学校,季书豫面对的不再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服务对象可能是儒雅的学术大家,可能是刚加入山大的青年教师,也可能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这些群体,直来直去的沟通方式未必奏效。刚开始写年终总结、会议记录、学院计划等各种材料时,她也会苦恼于毫无头绪。在部队,季书豫一直信奉为人民服务的信条,到了学校,热心服务的心没有变,只是调整了服务人群的范围。慢慢地,她对人多了一些委婉、对事多了一份耐心,各项工作逐渐得心应手起来。
在季书豫看来,这里的每个人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她跟自己说,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要尽量配合好其他人的工作。因此,不管她手里正在干什么,写一份材料、做一个年终总结或起草一个文件,只要有老师、学生前来咨询事情,她都会停下来,首先解决他们的问题。待这些事情做好后,回过头来,她往往会在电脑前愣一会儿,需要仔细想想才能续上之前的工作思路。她说:“不能让老师、同学等我先干完自己的事情,不能说他们的事情明天再给办,可能也是因为这种态度,我才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吧。”
由于季书豫的工作覆盖面广,与其他办公室相比,来访人员相对分散,每天来往的人特别多。所以,不管天气多冷多热,季书豫总是开着自己办公室的门,方便每一位师生的进出。采访中,时时有师生来提交材料、询问事务,平时的忙碌由此可见一斑。期间,季书豫收到一份材料,她转而从桌上摆放整齐的资料中抽出另外几张材料,将纸张对齐、用装订机装订后放入专用文件夹。这一连贯的动作,熟练而认真,这些事情只是她日常事务中的一小部分。日复一日,如此琐碎的工作要做出成绩,只能归因于一颗服务的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正是这份用心,当季书豫脱下军装,下一秒便能够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正是这份用心,这朵军中红花,才会毫无保留地为山大精彩绽放着自己的色彩。
时光流逝,初心不改
军中15年,培养出季书豫坚毅的性格、细致的作风,山大11年,她将这些特质体现得淋漓精致。
她的工作主要有三大块:党务、人事、学生档案,各项工作细化起来又更是繁琐。从新老支部书记的培训、发展党员、将各种材料通知上传下达,到各项党建活动、收缴党费,再到准备会议、作会议记录等等,都是她的日常工作。
初入山大,她诚惶诚恐;在职11年,她仍诚惶诚恐。刚来山大的一件小事把季书豫吓得不轻,至今仍记忆犹新。学院办公室主任交给她一张报销单子,她上机关交材料就顺便拿上了,同时手里还有很多其他材料,当她到财务部门时却发现那张报销单子丢了。当时她特别担心,“这意味着,任何一个人捡到单子,都能用它取出钱来。”这件事最终以好心同学捡到送回学院收尾,但对季书豫影响非常深,从那以后,办公室里即使是一张小纸条,她也不会随意丢弃,总是留到确认无用后再处理。
事无大小,来校工作十多年后的今天,她对工作仍是一丝不苟。学院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求职人员的材料,对于这些包含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的求职简历,季书豫认为“随手丢弃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哪怕麻烦一些,她也会进行相应处理,比如用碎纸机碎掉,避免信息泄露对他人造成困扰。
季书豫曾在2008年获评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1、2016年获评山东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谈到此次获评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她直言获奖心情与此前大相径庭,无论从奖项设置的数量、等级、规格哪一方面来说,此次获奖都是最为隆重的一次。不过她始终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和学校里教书育人的老师们相比,自己的工作又小又平凡。
11年前季书豫初来山大,时任学院党委书记张大庆曾对她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的工作很简单,主要就是一句话,为老师和学生服务,让他们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最主要的要求。”11年来,季书豫一直身体力行践行着这句话。即便工作得到同事、学校的认可,她也没有片刻遗忘这份初心,依旧诚惶诚恐,为人民服务,“要说我这个工作做得特别突出,我觉得没有。因为整个学校做我这种工作的人基本每个学院都有,纯粹都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大家都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希望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一些。”
心有小家,更胸怀大家
在工作中,季书豫是同事的好伙伴;在家里,她也是丈夫、孩子的好伙伴。谈起家人,季书豫满脸幸福。她与丈夫相识于军中,夫妻双双转业后,她进入山大,丈夫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两人平时工作繁忙,但总能确保有一人在孩子身边陪伴他成长。季书豫口中的丈夫,“也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家人对季书豫的工作非常理解,他们每个人都为家庭努力着,也为工作努力着。
这些年,季书豫见证了山大的发展,更亲身经历了化学学科的成长。曾经有一段时间,她被派去做高校化学学科发展对比,通过其他一些知名高校反馈的材料,清楚认识到山大化学与其他高校的差距。经过十年发展,化学学科目前进入山大“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季书豫清楚记得院长郝京诚的话,“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别的高校怎么样,我们就是一个赶超者,一步一步往上赶超。”季书豫坚信,只要保持这种心态,扎扎实实赶超,总有一天会走上辉煌。
这些年,从季书豫手中转出党组织关系的学生多达1029人,她更是众多教师职称升级的见证者。对于青年教师,她也有自己的经验传授,“根据自己的学科方向和感兴趣的事情,跟着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教授做”,勇于把自己的想法和前辈沟通,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
季书豫就像是一枚螺丝钉。在山大,教学或服务岗位上有众多这样的螺丝钉,在自己“又小又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努力,维系着作为整体的山大的良好运转,也见证着她的美好明天。
近期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访谈一览:
[师者]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师者]辛公明:探寻“有意思”的热力学
[师者]王哲伟:做对的事情,做感兴趣的事情
[师者]张平:从教从仁师之范 一曲一章艺之美
[师者]綦建刚:愿做春泥护芳华
[师者]郑雨军:总想为学生多做一些
[师者]李开军: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师者]马文: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
[师者]徐艳玲:一位马克思主义学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