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老师?知道啊知道啊,我们学院的学生几乎都知道国老师,上课特别有趣!”“国老师的课特别难抢,选的人超级多。”“感觉国老师讲的鲁迅特别不一样,很喜欢听国老师上课。”“没有抢到过国老师的课,国老师能不能多开几门课啊。”还没采访前,就从文学院同学们口中听到了很多对国家玮老师的喜爱与推崇。深入了解后发现,他不仅讲课让人引人入胜,对鲁迅文学研究也有独特的视角和见解,而具体到文学本身,更是有种与生俱来的血脉与天赋。
国家玮,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项目培养人才,首届“朱德发五四青年学术奖”著作奖获得者。
“会讲课”的国老师
听过国家玮老师课程的同学们都有个一致的评价:爱讲课、会讲课。听到这一反馈的国家玮很高兴,他说:“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国家玮的授课课程包括“鲁迅作品原典导读”“鲁迅精读”“鲁迅研究”“中文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经典论著与前沿问题”等等,授课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他的教学方式特别灵活,课堂辩论、分角色扮演、视角代入等等,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大呼过瘾。他认为,大学教育的本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中,他特别注重激发同学们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大家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每次上与鲁迅文学相关的课程初,国家玮都会让学生们先写下对鲁迅的看法。大家的答案大多都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等比较片面、笼统的表述。待到一个学期学完,再让大家写下对鲁迅思想与文学的新认知,从大家笔下汩汩而出的,变成了一个立体丰满、有血有肉且带有学生自己见解的鲁迅形象。
授课中,为了让大家对鲁迅和同时代的作家有一个立体的印象和评价,他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鲁迅,有的扮演鲁迅的论战对象,经过激烈交锋后,请现场同学投票看看到底谁的观点更有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更生动的鲁迅,对他有了更客观、具象化的认识,让学生在“触摸历史”的同时学会独立思考——爱鲁迅,又能与之保持“对话”,不完全以鲁迅的是非为是非。同时,也借由鲁迅,了解了更多当时的文学大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为了讲好鲁迅的翻译思想,国家玮甚至直接找来一本书进行翻译实践。鲁迅的翻译理念讲究“直译、硬译,宁信而不顺”,这样的观点和同时代严复“信达雅”的观点产生了不小的碰撞。国家玮说:“我要给学生讲鲁迅的翻译思想,没有翻译过作品,我怎么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于是,国家玮选定了《寂静的春天》的第一章进行翻译,并将自己的译作在课堂上分享。优美流畅的翻译,比市面上的翻译作品还要引人入胜,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后来,国家玮索性将全书都翻译出来,并顺利出版了。
国家玮说,自己讲鲁迅,去年的课堂内容跟今年的肯定不一样,因为鲁迅是常学常新的,自己对鲁迅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所以,他的课堂总是那么热烈生动、引人入胜。
遇到好老师,做一个好老师
在国家玮的求学生涯中,有一位老师一直让他心存感激——他的高中语文老师。那时候,他的数理化成绩不是很好,但语文成绩一直很好,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语文老师对国家玮特别好,一直尊重他、鼓励他,经常把他的考试作文当做范文在班上读。国家玮就尝试着写各种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戏剧,甚至还写过二人转剧本,“那时候就是年轻人的那种想展示自己的心态,我把语文考试当做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了”。有一次,语文老师在讲到一道题时,国家玮主动提出还有另一种解题思路,语文老师着急赶进度,觉得把题做对就可以了,没有听他的解题思路。事后,见国家玮因为小情绪不好好听课,语文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道歉,说不该挫伤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让国家玮既惭愧又感动,“其实我知道完全是自己做得不对,就是当时放不下年轻人的那种傲娇”。高考的时候,语文老师去为他们送考,炎热的7月,国家玮看到他站在一群家长中,像一位父亲一样凝视着他的孩子们,那一刻,他真的把语文老师当成了家长一样的存在。高考结束后,他给语文老师写了长长的一封信,感谢他对自己的尊重和鼓励。
如今,成为老师的国家玮也深深体会到了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的感受。他会为学生取得的成绩开心,为与学生的离别而难过,只不过不会轻易表露出来。曾经有一位研究生,考博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要选择哪所学校。国家玮帮忙仔细分析,鼓励学生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当得知学生被成功录取的时候,国家玮特别开心,一晚上都在情不自禁地乐,连妻子都说他“发疯了吧”,国家玮对妻子说,这种心情你理解不了。
在给研究生授课时,国家玮充分尊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候,学生会在课堂上与他争辩,会提问很多问题,这时候,国家玮会跟学生说,你刚才问的问题我都答不上来,说明你水平很高。发现学生阅读量不够,他会拉着一行李箱的必读书去上课,一本一本给学生介绍,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们期末列出自己所读过的书目,并具体介绍读书内容和体会。“我会问他们书中的内容,他们骗不了我的”,国家玮有些诙谐地说。这种鼓励式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很喜欢,而对于国家玮来说,学生的认可是让他最开心的事。
文学是生命的给养
对国家玮来说,文学是生命的一种给养。他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手里有限的零花钱都被他用来买书了。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等俄国著名作家的作品,也被作品中展现的俄国启蒙思想深深吸引着。一本又一本厚重的书籍、无数组合的文字还有数不清的小说人物们,带领着国家玮走遍了俄国的国土、看遍了俄国的社会。
“那时候的阅读完全是自发的,不带一点功利性的。”阅读,从一种近乎天然的热爱与特长,变成了他的精神慰藉。在文学世界中游弋,能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能走进不同人的精神世界、见识不同的人生。文学也让他受益很多,“文学让我很早就有了包容心和博大的胸怀,别人不理解的事情,我很早就理解了,你会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性”。
对文学的热爱一直贯穿了国家玮的整个求学生涯。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国家玮只填报了一个志愿:吉林大学中文系。如愿进入吉林大学后,他如鱼得水,经常泡在图书馆里读书,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后被保送到北大读研究生。面试时,老师问他喜不喜欢沈从文,国家玮说,“我有多爱沈从文,我可以把《边城》背下来。”于是当场开始一字不漏地背诵。“不是特意背的,太喜欢了自然就成诵了。”“研究文学也是一样,首先是个文学爱好者,再是个写作者,最后成了文学的骨灰级爱好者,再去研究它。”国家玮选择研究鲁迅,原因之一就是“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深刻的灵魂,跟他‘过招’,很多时候能照见自己,他能给我带来精神力量”。
文学是有力量的。国家玮说,现在社会上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正是缺乏某种文学精神。有时候,人需要以更远的视角跳出来看自己,观察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自省和反思,得到心灵的浸润。他放松自己的方式就是阅读文学作品,让自己暂时抽离现实,通过文学的媒介,去心灵的世界中小憩。那里,有真实的他,以及一个宏大的精神世界。
文学教育的使命感
国家玮的博士答辩主席钱理群先生一直很关心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国家玮对中学语文教育也有一些自己的实践与心得。从事这方面的实践,一方面,他是想了解现在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他想试试,能不能在教会孩子们语文知识点的同时,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照进生活。他说,作为教育者,自己总有种天然的使命感。
“知识点是可以教的,但理解和感受是没法教的。”一些语文教学中将完整的文章分成若干知识点来教学的方式太理科化了。只教技巧失去了文学性,只讲文学素养也不实际,于是,他将技巧和素养结合起来讲述,收获了不错的成效。
在交流知识之余,国家玮也会跟中学生们说说“题外话”。比如,很多中学生都觉得鲁迅的文章比较难懂,因此心理上与这位作家有距离。国家玮以鲁迅的《这也是生活》为例告诉大家,鲁迅也是一个关注“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的人,是一个关心生活纹理的人。他让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也别忘了关注生活的美好,触摸生活的温度。
有时候,讲座中偶然的一句话,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有一次,国家玮偶遇了之前听过他讲座的青年,那位青年专门过来跟他打招呼,他说,自己永远也不会忘记,多年前,在高考之前最紧张、忙碌的时候,国家玮老师跟他们说的,“虽然忙碌,但是别忘了看看窗外的落日和周围的风景,这也是生活啊……”。这么多年了,他已经忘记了国家玮那天分享的知识点,但他一直记得要关注生活、时时浇灌心灵。尽管现在已经是项目经理,工作忙碌,但他一直保持着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多年前,国家玮播种的文学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