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哲社学院,有这样一个公益项目团体,他们以推动中国青少年哲学教育为目标,以培养青少年探索精神为宗旨,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哲学课程的开发与传播,三年来,团队打造了成熟完整的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和3所学校、5个社会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获得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推荐项目和省级立项、2022年第四届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2023年山东大学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荣誉。他们就是乐智者·青少年哲学课程项目团队。让我们走近他们,与他们一起开启一次有趣的哲学之旅。
指导教师、哲社学院副教授吴童立:维护住学生心中那团火
“学生们有这种社会理想和人文情怀,我很高兴,所以我特别想维护中他们心中那团火。”
谈到担任乐智者·青少年哲学课程项目指导老师的初衷,哲社学院吴童立老师这样说。
“审美有没有高下之分?”“如何评价人肉搜索的行为?”“救助流浪动物的人为何不去救助失学儿童,这种批判有没有道理?”“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这是吴童立老师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名为“新生讨论课”课程中的讨论话题。课程在内容设计、讨论方式等方面都很新颖,既有哲学思维的启发和讲解,又有专业的哲学方法论训练,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智慧火花四溅的哲学启蒙课。
正是在这一课程内容的启发下,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开始思考“学习哲学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在吴童立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与准备,乐智者·青少年哲学课程项目正式开启。
吴童立老师认为,哲学天生是一个适合做素质教育的学科,为青少年讲授哲学课程,方法论的意义甚至大于内容的意义,开展这一项目的目的,主要是向青少年传授一种思维方式,培养他们提出新的重要问题的能力、以新视角和新的思考方式看待重要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种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是哲学不变的精神。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一定是有反思、人格健全的人。”吴童立老师说。
为了更好地指导项目团队成员,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吴童立老师专门开设了一门“青少年哲学”课程,课程时间是每周日下午,持续4个小时。指正项目团队成员授课PPT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互动环节、传授课程设计方法,等等,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吸收着项目授课中的技巧和方法,在课堂展示中接受进一步的指导,将最好的授课内容展示给合作学校的青少年们。
团队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开展公益夏令营活动
“在知识、方法论以及组织的开展中,我要有一定的把关,否则学生一开始开展可能会比较困难,等他们熟悉了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吴童立老师说。除了具体的课程内容指导,他还积极为团队联系合作高校与社会实践学校。今年暑假,在吴童立老师的组织对接下,团队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开展公益夏令营活动,虽然只有8天的时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团队设计了多元化的课程形式和文体活动,给当地师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很多留守儿童从开始的拘谨、不合群变得开朗大方、乐于协作了。“若干年后,可能他们已经不记得我们的授课内容,但是这种开放性的思考方式、互动活动中让他们能‘打开’自己的那种体验和感受,会给他们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某个时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一个人来说是无价的。”
目前,像“乐智者”项目一样面向青少年开展哲学课程的有多所高校,但很少由学生担任授课主体的,吴童立老师说,团队成员和青少年年龄差距比较小,能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在思维方式方面也能碰撞出很多新的火花。
三年来,团队已经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也在慢慢搭建包含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程反馈等在内的数据库,希望能为未来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从有想法、有情怀,到把这个事情做成,是特别可贵的一件事情。只要学生有热情、有干劲,我会一直作为辅助力量,支持学生们做下去。”吴童立老师坚定地说。
项目创始人、哲社学院2020级本科生汤云翔: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带给更多的孩子
2020年秋天,汤云翔与几个对青少年哲学教育感兴趣的同学,第一次走上济南历山双语学校的讲台,对着初一的一百多个孩子,以逻辑学为主要课程内容,展开了一堂拓展思辨能力的青少年哲学课堂。这就是“乐智者”项目最初的样子。
谈及创办该项目的原因,汤云翔聊起了他参加青少年哲学课程的经历,“我上初中时,曾参加过上海季风书园举办的青少年哲学系列课程,在这个课程里,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哲学,开始对哲学有了大致的认识。”从此,他对哲学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在我成长过程中,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公益组织,将哲学思想带给了我,所以我想把这种理念继续传递,也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带给更多的孩子。”
到2021年上半年,历山双语学校和“乐智者”团队的合作趋于稳定,与此同时,“乐智者”团队也开始着手纳新,让更多哲社学院的学子参与进来。“课程组”和“媒体组”这个人员架构模式,也是从那时开始建立,并逐步沿用至今。
到2022年下半年,团队已经壮大到40人左右,课程的制定标准和筛选机制也在实践中愈加完善。汤云翔和项目核心成员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课堂效果应该有互动、有讨论。于是,“乐智者”决定放弃大课模式,采取小班授课。每周,团队会派出三个组的同学前往历山双语学校为三个班的同学分别授课,“一位主讲、一位助教、一位录像”。“我们不希望把青少年哲学课程做成大学哲学课的预修,因为青少年有他们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我们希望将课程重点放在哲学对青少年的启迪和改变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很多同学都对我们的哲学课很感兴趣。”
“乐智者”项目成熟后,汤云翔萌生了针对“困境儿童”开展青少年哲学夏令营的想法。在指导老师吴童立副教授和各方的大力支持后,这趟“哲学启蒙之旅”得以成行。身份转变中,汤云翔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对山区里的孩子来说,我们希望可以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原来这些问题是可以被讨论的,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存在的,除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这个社会还有更大更开阔的世界。”
今年,已经大四的汤云翔暂时退出了团队的运行,但他一直在关注着、祝福着团队继续在用哲学为青少年启智润心的道路上前行着、奉献着。
现任负责人、哲社学院2022级本科生颜宇墨:青春领航,探索哲思
颜宇墨是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乐智者”项目的,他深刻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备课的过程。“第一堂课,我的课稿经过了三次修改、打磨了很长时间。”团队内授课小组在备好课后,内容需要经过备课组审核,然后在项目组的例会上试讲,其他成员不断发散思维,思考孩子们可能的听课反应,并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法预案。
“乐智者”项目团队成员,后排右三为颜宇墨
作为负责人,颜宇墨在管理上有自己的原则:公平、民主、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情。期间,他和小伙伴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合作单位的沟通对接、团队备课、成员之间在理念上的分歧,等等。对此,他和小伙伴们认真沟通,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顺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颜宇墨说,项目授课的内容和自己专业所学的内容是可以相互启发的。“比如我看了一本书,发现了新的观点,感觉可以在课程中展现,就可以随时添加进课件。哲学课程的学习和乐智者项目是一个相互补充、进益的关系”。
“什么是技术?”“你觉得一个复制了你所有记忆的克隆人是你吗?”颜宇墨常常会在课程中设置这样“接地气儿”的问题。他认为,哲学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青少年处于人生探索期,要以启迪性的教授模式引导同学们去反思一切可以反思、应该反思、值得反思的一切东西。
随着“乐智者”项目团队的不断壮大,颜宇墨和团队成员们正在引领更多的青少年踏上一场场哲学思想之旅。
授课者、哲社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纾言:开一扇门就可以
“很有意思”,是刘纾言对乐智者项目的最初印象,简单却难得,掸去了几分功利气息。大一下学期,刘纾言如愿以偿,成为乐智者项目课程组的一员。转眼来到大二上学期,当下,刘纾言授课时早已不需要学长坐在教室后“兜底”,当年的“萌新”已然能够独当一面。而第一次授课却鲜活得犹如昨日,酸甜苦辣兜头而来。
“非常紧张,上得稀碎”,刘纾言这样评价自己的第一次授课。无论是备课时“疯狂”摄取知识、大量阅读的匆忙焦虑,还是上课时面对学生问题的无法回答,甚至是录像设备突然损坏导致复盘的困难重重,都给“稀碎”添上了一笔又一笔佐证。课上,当讲到哲学术语“遮蔽”时,刘纾言自然地用成人视角和学术化语言进行解释,同项目的学长一直坐在教室后,当刘纾言讲完课后,他起身问同学们:“你们听懂了什么叫‘遮蔽’吗?”见得到的多是否定回答,刘纾言极度忐忑,“一节课都快讲完了,学生还不懂这个概念,我也不知道怎么把它解释得更清晰”。所幸,学长的讲解打破了僵局,他将“遮蔽”比作挡在事物前的一把透明的伞,能看到事物,却无法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话音落下,似有清风吹散听众眼前浓雾,一瞬通明。那日,刘纾言在授课,也在听课。
吸取这次授课的经验教训,刘纾言在往后的课程中有意避免哲学术语的使用,用更形象易懂的比喻阐述概念,以情景模拟、话剧排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在团队例会的试讲上,刘纾言在被扮演“听课学生”的团队成员们“百般刁难”后,养成了站在听课学生的角度上理解问题的思维模式。
此外,在课程选题上,为使学生们更有共鸣,刘纾言并不局限于已经学过的专业课内容,而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大一寒假,她在使用某些应用软件时被信息茧房困扰,由此开始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技术与人的关系,后来便作为自己的授课主题。课上,有学生联想到家长常看手机直播的现象,举一反三,给了刘纾言极大的惊喜。而学生们不带任何立场、前提的思考,也使她深受启发,“在哲学学习里,我多从喜欢的方向分析问题,只能接触到某一块的内容,而学生们不会管什么流派、方法、角度,他们就像白纸,非常纯粹”。
刘纾言说,比起教授知识点,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思辨意识更加重要。“我并不会给所有问题确定的答案,我不能,也不会。我的目的是让他们对身边习以为常的现象保持反思意识,我只要为他们开一扇门就可以。”
媒体组负责人、哲社学院2022级本科生辛佳怡:传递思考的力量
作为媒体组负责人,辛佳怡主要负责公众号运营、记录备课和上课过程等工作,是团队宣传工作的主力。回想加入项目的原因,辛佳怡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对哲学许多议题和概念都很感兴趣,平时也经常去‘蹭’读书会”。正是这种不掺杂质的热爱,给了她诸多动力。她认为“真正的哲学是告诉你怎么去思考,怎么学会思考、学会思辨”。她非常希望为哲学通识教育课的普及推广尽一份绵薄之力。此外,她有着丰富的媒体工作经历与宣传经验,也喜欢从事相关工作。
在项目团队工作的日子忙碌而充实。项目成员每周都有例会,主要任务是打磨、试讲主题,讨论“怎么讲、讲什么”的问题。大家还会一起团建,增进彼此感情。今年,大四学长学姐们卸任后,2022级的团队成员陆续接过了接力棒。
辛佳怡说,未来,自己将与团队成员继续积极投身于项目的发展和宣传中,传播哲学的魅力,让思考的光芒照耀更多人。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马雪琪 余天琪 陈诗榕 武立冉 张丹丹 摄影:余天琪 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