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豪,中共党员,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澳合作办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班长,曾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排名第一)、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山东省大学生创新之星、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金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16项,校院级奖项66项;与此同时,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4项为第一发明人,2项已获得授权。目前已保研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笑意盈盈而言辞铿锵,“自信自谦”是笔者对王君豪的第一印象。问鼎“挑战杯”最高领奖台后又斩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高光时刻纷至沓来,过往三年的耕作不辍终于在此时结出累累硕果。在王君豪看来,来时之路收获满满,未来之途更需蓄力奋进。
来时踏浪志不渝:追求卓越的“心”向往者
回望三年前的起点,当大学生活画卷尚未全然展开时,王君豪便坚信“秉持热爱之心,可以走得很远。”初入山大学习,他发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绮丽之处——机械学科非但不刻板,还十分注重与前沿技术的融合互通。这一专业包含着对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材料制造工程等多种技术的深挖探索,这让王君豪发现,己之所学有切实解决科技发展瓶颈的潜力。初高中时期对计算机类竞赛的学习使他掌握了扎实的编程能力,他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辅修专业。
“机械专业培养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专业让我在算法能力上有很大提升。”谈及对辅修专业的选择时,王君豪认为,忙碌且充实的学习经历锻炼了自己的软硬件协同配合能力,与自己的前行轨道相契合。
谈及自己科研竞赛之路的起点,王君豪回忆起参加智能车竞赛的经历。大一那年的十月份,王君豪通过智能车队考核,迈出了自己科研探索的第一步。路途的崎岖尽在不言中——团队成员仅有三名涉足工科领域不久的大一新生,他们查阅大量文献,一边学习一边探索,为了使智能车高效率锁定信标灯,团队进行了数月的试验。最终,借助辅修专业习得的“机器学习”知识,王君豪尝试将其与现有的视觉算法相结合,实现了项目研究新突破。
初次尝试科研竞赛便斩获全国二等奖,成就感与纵深探索的欲望几乎同时出现。从那时起,王君豪产生了对“做研究”的热切向往,这是置于心底的目标,更是冲破迷惘、抵达自我的信念。
行至中流凌清秋:孜孜以求的“芯”探索者
如果说大一的竞赛探索为王君豪打开了科研的大门,那么“芯片”则为他开拓出一片肆意成长的崭新天地。
通过一次社会实践,王君豪走访上下游厂商,切实了解到芯片散热的现实困境和现实需求,便萌生了与团队成员共同设计VR/AR热控系统的想法。从社会实践到科研立项,再到“挑战杯”的层层打磨,王君豪进行过无数次理论调和、结构优化、仿真分析。从“环热管技术民用化落地”的构想,到探索蒸发器歧管结构和高性能毛细芯的结合,再到最终打造出歧管式一体化环路热管芯片散热器、带领“芯”散热团队问鼎“挑战杯”国家特等奖。一路走来,王君豪将在芯片方向的探索成果归功于“平凡的努力和不平凡的坚韧”。
师友相伴,见证着王君豪在芯片探索之路上的每一个脚印。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搭建的双创育人基地始终注重“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并举,为众多热心学术研究的本科生提供优质的科研资源。“非常感谢郭春生老师、孙宁老师、姜佳男老师、李华杰师兄和团队成员,他们给了很多帮助和鼓励......”无论是指导项目推进的老师,还是携手作战的队友,他们的支持为王君豪的科研之路蓄力,也让他体悟到,追逐梦想的路上从不孤单,艰难险阻的道路也自有欢声笑语和奇绝风景。
“白天专注于课程,积累知识储备;夜晚在实验室里琢磨技术,努力练就实操本领。”——日日夜夜的执着展现的是对科研的热爱、对驰骋于祖国芯片蓝海的渴望。谈及选择芯片设计作为自己研究生攻读方向时,王君豪说,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印证了芯片是自己热爱的领域,他期望向纵深处研究芯片底层设计,为“冷芯新时代”贡献力量。
一次次突破思维桎梏,用坚韧、执着、严谨执笔书写的研究成果,是见证岁月飞驰的刻痕,更是独属于探索者的赞歌。
而今又启春山路:俯身躬行的“新”启航者
王君豪的大学时光是丰富多元的,他没有在繁杂的实验数据中迷失自己,而是“解锁”着一个又一个角色——中共党员、学生会执行主席、班长、科研班主任......每个身份都能带来全新的收获与成长。在学生工作中、在社会实践中、在实验室中,王君豪收获了“共情力”与“责任感”。在他看来,只有躬身俯行,把脚踩在大地上,才能真正看到社会深层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为自己的每一个身份倾注汗水,才能切实感受到奉献的价值。
如今,回望大学生活,王君豪的心境已然发生了变化。彼时的他会为一次竞赛获奖而欣喜,会将按部就班做实验过后的成绩视作必然。而此时的他更珍视探索过程中的困难,从攻克难关中获得做研究的乐趣。同时,在后来之人身上,王君豪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他看来,步入大学之初的学弟学妹面对科研的向往与迷茫总是并存,他尽己之力为学弟学妹提供帮助——梳理各类竞赛的报名时间与参赛要求、介绍双选平台与组队途径、讲解科研入门知识......他希望自己能够发光发热,以朋辈的身份为学弟学妹点亮一盏明灯。
对王君豪来说,在山大的时光弥足珍贵,这里见证他成长的旅程,培养了他“学无止境”的求索精神。荣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后,他表示,将把“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镌刻于心,激励自己一路前行。
少年之志,欲上青天揽明月。王君豪在山大的科研之路,始于热忱,归于纯粹。如他所说,“成就的取得仅代表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得认可。”而严谨的治学精神、求是的科研态度将在未来伴他一路前行。
不久的将来,王君豪将前往新的平台,再续科研路,从一名“六边形战士”转变为新启航者,在热爱的领域精耕细作,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