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7级博士生,师从刘昌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地区制度、中国外交。硕博连读期间在《外交评论》、《现代国际关系》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杜克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曾获山东大学校长奖、研究生学术之星奖、国家奖学金、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称号。
初识:经世致用,聚焦凝练
“我想要了解国家间关系发展背后的规律,想知道通过专业学习我能够为我的国家做点什么,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懵懂的家国情怀吧!”当谈到为什么选择国际政治专业时,杨慧如是回答。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与国际政治双学位的她,最开始对于国际政治也并不熟悉,带着儿时憧憬成为外交官的梦想,进入到了这一学科领域。2015年杨慧保研到政管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尝试激发了她浓厚的学术兴趣,也为她转向学术研究之路埋下了深深的种子。“在整个过程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乐趣和意义,看到自己的作品刊印出来的成就感也给了我从事研究的信心和决心。”怀揣着经世致用的情愫,她又选择硕博连读,继续在科研道路上的求索。不过在她看来,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国际政治研究旨在探究事物背后的发展规律,但是想要把繁杂的现象拨开,抽丝剥茧去真正做出一些客观的判断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自己仍处于刚刚入门的阶段,她将自己定位为初学者。
在学术研究方面,受到导师研究方向的影响,杨慧在大方向上聚焦于东亚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后面慢慢地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更细化的方向。杨慧提到,自己从硕士时期就对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感兴趣,在她看来,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国际议程设置和国际规则设定中都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在崛起过程中,常常受制于制度性权力不足的困境。到了博士阶段,她进一步聚焦国家间在多边制度中的竞争,“现在其实很多时候国际制度出现了被工具化的趋向,国家间传统的军事竞赛、结盟对抗逐渐转变为以国际和地区制度为平台的博弈,所以我现在的研究方向聚焦到东亚地区的国际制度竞争以及中国制度性权力的提升。”在不断的聚焦与凝练中,杨慧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潜心于此。她希望在理论方面,继续完善关于国际制度竞争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现实问题分析上,争取对东亚地区国家间制度竞争的内在机理及发展态势进行深入阐释;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为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构建提供政策建议。
学术写作:兴趣为伴,坚持不懈
对于学术研究,杨慧认为最重要也是最朴素的两点便是兴趣与坚持,她用二八定律解释到:“学术研究中80%的时间是相对枯燥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文献中苦苦探索,当然也有20%是非常有趣的,特别是受到别人的观点激发,想到一些创新点时会感到很亢奋。”在她看来,最重要的是享受学术研究的过程,只有对学术本身保有热情,才能用20%的快乐战胜80%的枯燥,如果没有兴趣支撑,整个研究过程就会比较痛苦。第二点在于坚持,学术研究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依靠长期踏踏实实地积累,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贪快,想跳着走是不太可能的。”此外,她也感悟到随着自己阅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化,这其实也是积累的一部分。在积累和建构知识系统的过程中,整个人的思想慢慢变得更加丰盈。
在论文写作方面,她认为平时上课、听讲座、读文献是输入的过程,写论文是输出的过程。当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问题或找到新的研究视角时,会有把它研究清楚并分享给别人的强烈冲动。写论文便是把自己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通过发表分享给别人。在这种传承与分享中,学科得以延续和进步,人类的知识边界得以拓宽和延展。她提到论文是一种思想交流的方式,读文献和写论文的过程就像是一个神交的过程——虽然未曾谋面,但却可以在了解其他学者的所思所想之后,批判地吸收,再将自己的观点转化为文字与其隔空对话。杨慧感叹到在经历过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过程后,再去阅读文献时,会更加怀有敬畏之心,因为深知自己眼前的作品凝练了作者、期刊编辑、审稿人等等很多人的心血,所以慢慢地对做学术、做研究这件事本身产生了更多的敬畏,也提醒自己在研究中要时时做到严谨求实。
感恩:得逢山大与良师,何其有幸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杨慧见证了山大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也将十年的青春扎根在山大。这十年间,她从入学时懵懂的学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组织班级活动的团支书,成长为跟随山大自强社赴甘肃山区支教的爱心志愿者,成长为参与举办SDU Talk等活动的研究生会青年工作部部长,成长为一名热爱学术、潜心科研的研究者。每每听到《我的山大我的家》,杨慧心里总有不一样的触动,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山大人,是山大为我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山大的老师给了我受益终身的启发与教诲;非常感恩母校的培养,在山大待得久了,已经和她建立了一种深深的连接。我是山大的学生这句话说起来可能很简单,但背后有太多情感了。”
在杨慧心中,导师刘昌明教授就是她的引路人,引导着她,不遗余力地培养着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她常常会遇到困难,感到迷茫和无助,有时是因为研究数据找不到,有时是因为逻辑思路不够清晰。这时导师刘昌明教授总会及时与她沟通讨论,舒缓她的焦虑情绪,为她指点迷津。除了研究上的点拨和指导,杨慧也受益于刘昌明教授的鼓励式教学。在修改论文时,他总会先肯定论文的优点,再娓娓道来其中的不足,给出具体的改进方向和建议,这使杨慧即使遇到研究瓶颈时也始终保有继续坚持的信心和动力。杨慧说,如果没有导师这六年来的培养,就不会有自己现在取得的这一点小成绩,这些成绩中凝聚了太多导师的心血,很幸运也很感恩遇到导师。
谈到未来,杨慧希望自己能保持这份坚定与热情,继续在学术与科研的道路上前行,为学科发展和国家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