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星奖获得者李晔:温暖又多彩,无畏且坚定
2023-03-27
即使不久前刚完成了一个用时两年多的科研项目,李晔也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他马上又投入到了新课题以及博士毕业论文的准备中。回想这一路,时间不算太长,却充盈着他对医学和科研无限的热爱,沿路种满了科研人的传承之花。李晔,基础医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于书彦教授。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性治疗新策略,以探究抑郁症发病的分子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多种抑郁动物模型验证,并结合高通量测序、电生理...
即使不久前刚完成了一个用时两年多的科研项目,李晔也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他马上又投入到了新课题以及博士毕业论文的准备中。回想这一路,时间不算太长,却充盈着他对医学和科研无限的热爱,沿路种满了科研人的传承之花。李晔,基础医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于书彦教授。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性治疗新策略,以探究抑郁症发病的分子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多种抑郁动物模型验证,并结合高通量测序、电生理...
“我们的研究最大价值就是突破了目前同类研究的最高值。”面对评委尖锐的提问,一身黑色西服的张春晓身子笔挺,嘴角扬起自信而从容的弧度。热情、严谨、充满好奇与活力,校长奖评议会上的她使人印象深刻。张春晓,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李英杰教授。研究方向为钙基复合材料吸收CO2强化水气变换制氢及耦合储热性能。立足于钙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与可控合成,创制了一种新型的中空微米管状钙基复合材料,突破...
从城市到乡村,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责任;从高校任职到基层锻炼,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一年多来,周岩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农村的成长与收获:“其实,乡村就是一所广阔的大学,群众就是最好的老师,最关键的是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真正让群众受益。”加强党建,迈开步子“引策”初春三月,乍暖还寒,田野已见春色。还未从感冒中痊愈的周岩,已经返回工作岗位。作为山东大学派驻郭家新村第一书记,还有很多的工作在等着他。2...
去年年底,当导师秦伟教授转发给高铭升一个链接,祝贺他获得了2022年“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时,还在生病发烧的高铭升既激动又惊喜,病情似乎顿时“好了一半儿”;第二天,他收到了光学会专门发来的邮件,获奖的喜悦再一次包围了他。面对领域内专家的认可,高铭升仍十分谦逊地表示“有些惊讶,感觉自己所做的还没有那么优秀”。高铭升的科研经历,不是开局就顺风顺水、升级神速的“爽文”,更像是一路扎扎实实地“打怪升...
在第113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荣获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王美琴教授,看看她如何在“密码世界”里乘风破浪,勇毅前行,闪耀着平凡且伟大的“她”力量。王美琴,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常务副院长,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她长期从事密码分析与设计的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出了...
马传伟,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席波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聚焦于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规律探索等研究。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医学领域权威期刊Lancet Global Health和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等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超150,获得2022年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优秀奖(2022年)、山东大学研...
正月十一,武大雷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条山大招收博士后的推文,并附上:敬请各位同行专家推荐高足。朋友圈上方,一行英文个性签名特别明显:A 100% nerd trying to stay hungry and foolish……翻译成中文就是,做一个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书呆子”。但你其实很难将武大雷与“书呆子”这个词挂钩,他面容清隽,眼神清澈,浑身散发着一种温润平和的书生气质,喜欢简单的人和事,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科研和育人。武大雷,本科就读于...
王鹏,化学与化工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熊胜林教授。研究方向为锂-硫电池高性能催化材料的设计及机理研究。通过以活性位点优化为导向的催化材料体系设计,实现锂-硫催化化学的分子水平认知和高性能锂-硫电池体系的构筑。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一作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30。申请专利1项,承担山东大学2022年“新安杯”双创基金。在中国化学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上...
王文方,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一级特聘教授,《逻辑学研究》(Studies in Logic)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地区阳明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阳明交通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专长领域为逻辑哲学、数理逻辑、形上学、语言哲学等。著作有《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2005)、《形上学》(2008)、《语言哲学》(2011)、《逻辑》(2011,与熊明辉合著)等书,在国内外杂志发...
和预想的一样,带着温润的笑意,杨胜祥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娓娓道来,君子翩翩,如琢如磨,正如斯也。杨胜祥,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杜泽逊教授。研究方向为文献学、明清史和边疆学。通过考据方法研究文献,从事古籍整理。先后参加国家清史工程重大项目《清史•典籍志》、《清人著述总目》(担任常务编委)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经正义》汇校与研究”,并参加各类学术实践活动。目前以独立作者在《图书...
戴着耳机听歌,在校园里漫步。这是孙树喆在课后常用的放松方法。漫步途中,压力得到释放,内心逐渐宁静,一些意外的相逢也给孙树喆带来灵感。而后他回到教室解决困扰自己的题目,思路会更加开阔清晰。这样从忙碌中抽离的时光较为难得,其余的很多时间里,孙树喆或怀揣科研梦沉浸在化学世界,或兴致勃勃地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还常为学生工作构想奔波。孙树喆,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化学取向2019级本科生,现任泰山学堂学生党支部负...
无论是在讲台还是实验台,在项目研讨会抑或班级活动的现场,都能看到药学院教授展鹏忙碌的身影。在药学领域,他是杰出的青年学者;在同事眼中,他是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优秀班主任。工作中,他是学生们眼中凌晨还在回复邮件、第二天照样一早赶到实验室的勤奋敬业的好老师;生活中,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文史哲类的都喜欢,“杂七杂八”的都会涉猎,这对他来说,既是调节,也是滋养。他心中一直有个朴素的信念:...
张海霞,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今年7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在《IEEE会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第一或通信作者论文59篇,出版与参与编写著作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5件。“报国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目标,兴趣是科...
墨客文学团队是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支成立于2022年年初的年轻团队,由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不同专业的二十余名学生组成。团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对外传播,以古代文学名篇、名人为线索开发数字资源,如“墨客行”教育游戏、“墨客文学”系列微课、“墨客文学”讲练结合小程序等,面向国际汉语学习者,借助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解读经典作品,创新引领文学体验,开展文化传播。团队已成功获得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山大基金项目...
2022年1月,山大承担的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二零一任务”启动实施,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集成攻关大平台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干部都是该任务攻关团队的技术骨干。一年多来,面对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党支部书记陈秀芳教授勇挑重担,团结带领支部党员同志,发扬担当精神和过硬作风,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突破了关键技术难题,提前达到里程碑节点要求,攻关成果获国家有关部委高度评价。攻关团队的党员干部不惧困难、...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山大,从事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的青年奋斗者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谆谆教诲,秉持人事部(人才办)党支部“改革的先锋、作风建设的先锋、党的建设的先锋”的优良传统,用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