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9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15年度会议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范守善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许宁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吴以成研究员等学术委员出席会议。会前,山东大学校长张荣看望了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
祝世宁院士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晶体界的龙头地位,同时也指出了功能晶体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期望通过本次会议,结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领域的十三五规划建设,明确人工晶体的未来发展需求。
会议听取了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绪堂教授所作的年度工作报告。报告从实验室大事记、承担任务、科研产出、研究进展等方面介绍了实验室情况,并着重介绍了神光工程用大KDP/DKDP晶体、大尺寸SiC单晶、BaTeMo
2O
9系列非线性光学晶体等的生长和物理性能,氧化锆、氧化镁纤维制备技术和产业化进程、新型光催化材料、闪烁晶体、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晶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会议听取了陶绪堂教授有关晶体材料方向十三五学科规划的总体设想。设想从学科排名、科研人数、科研平台以及主要研究方向积累和特色方面介绍了学科现状,与国内外标杆学科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人才、布局和平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晶体加工与器件工程中心,领军人物和高水平、高产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等十三五期间的建设目标。会议还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刘峰奇研究员关于“量子级联激光器:从中红外到THz”的最新进展学术报告。
与会委员对年度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对实验室以及晶体界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表示实验室要继续保持“需求牵引,单晶为本”的特色。委员们一致认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临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学科发展问题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针对实验室目前较为突出的情况,要理顺学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关系。他们就青年人才培养、科研奖励机制、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期望借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利时机,凝心静气,进一步发展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由祝世宁院士、实验室副主任解士杰教授分别主持,实验室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