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教学科研 > 正文

《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4》发布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9日 15: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1月17日,《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学文,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兼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齐鲁师范学院副校长刘德增,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张从军,济南市历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阴波等领导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发言。
  在山东省政协文史委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德龙的主持下,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教授发布了《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4》。报告将“多主体的民俗运用”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年度特征,从国家主流话语中的民俗运用、知识分子对传统民俗智慧的挖掘提炼与济世致用、社会催生与主体建构的“城乡民俗连续体”等三个维度,观察与理解民俗文化发展的年度态势,最后提出“国家政府应探索当今礼俗互动的有效模式,优化社会治理方案”、“灵活运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区域共享机制与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六项建议。会后,随即举行民俗运用与当代社会发展论坛。
  李松认为,山东大学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年度报告》发布会,关注民众真实的生存境遇,揭示民俗文化的最新发展以及与整体性社会生活的互动态势,具有前瞻性眼光。作为协办单位,他表示将与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长期合作下去,并期望报告在保持已有特色的同时,与近年来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参与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面向国际社会展开的“理解中国”项目有更密切的结合。刘铁梁教授认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当今国家主流话语对于民俗语汇的频繁运用,是中国文化自信力显著增强的表征,本报告对这类细节的关注与分析很到位,显示出民俗学在理解社会现实方面的独特视角。贺雪峰教授评价说,注重跨学科的合作,拓宽研究领域和分析工具,深刻理解民俗文化发展与快速变革的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将民俗文化发展与乡村治理的地区差异进行具体分析,是该报告的一大亮点。黄永林教授则表示,报告及时采编整理民俗文化年度事件,采取宏大叙事与微观事件相结合、历史回顾与趋势分析并重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总结与现实指导意义。
  山东大学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大众日报》、《联合日报》、《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 


【供稿单位:文化遗产研究院    作者:文/朱振华 图/汪林林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鹿瑶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