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5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冯守华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出席评估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终身教授钱逸泰,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教授,山东大学总会计师曹升元出席相关活动。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出席评估会并致辞
徐显明对专家组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他表示,化学学科是山东大学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之一,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有近60年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础,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希望各位专家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郝京诚教授从实验室研究方向及目标、研究工作与贡献、人才与队伍建设、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个方面汇报了实验室有关工作。实验室学术骨干孙德军教授、杨剑教授、苑世领教授、宋爱新副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介绍了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
5日下午的意见反馈会上,冯守华院士代表专家组宣读了反馈意见。专家组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实验室在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特色和优势,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成绩,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突出,国内外合作交流频繁,制度规范。专家组认为,山东大学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经过进一步建设,实验室一定会建成胶体与界面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专家组对实验室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实验室进一步凝练方向,坚守优势和特色的基础研究,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等。
反馈会前,徐显明听取了化学学院有关工作汇报,并详细询问了学科仪器平台建设情况。他表示,学校将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实验室建设,希望实验室结合专家组的建议,不断推进各项建设。学校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化学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评估会。
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多年来,实验室在表面/界面和溶液体相聚集体、高品质油田化学品、界面组装多孔薄膜、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钛酸钡基介电陶瓷材料、纳米结构组装材料的生物医药应用,以及聚集体结构理论模拟与计算等方面引领了国际前沿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成为我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五年来,实验室发表SCI论文789篇,其中影响因子10.0以上论文8篇,5.0以上论文55篇,3.0以上论文349篇;出版中英文专著9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7项。同时,实验室承担了“973”课题7项、“863”计划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8项,军工配套研制项目3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107项,合计到位经费10822万元。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泰山学者2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