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实验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高成江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TRAF-interacting protein (TRIP) negatively regulates IFN-β production and antiviral response by promoting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TANK-binding kinase 1”(TRIP通过促进TBK1泛素化降解负向调节IFN-β产生和抗病毒反应)。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是国际免疫学基础研究的顶级杂志之一,五年影响因子达14.665。这是高成江教授课题组今年在《Journal of Immu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四篇重要论文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该论文的接受和发表表明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在天然免疫调控及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独立完成国际前沿课题的能力。研究得到了山东省“泰山学者”科研启动经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博士生张猛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高成江教授和赵伟讲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我国是一个病毒性疾病高发的国家,乙型肝炎患者已达3000万,HBV感染者更是多达1.2亿,SARS曾于2002年在我国流行,HIV以及流感病毒(如禽流感H5N1,甲型流感H1N1等)的爆发也时刻威胁着国民的健康。I型干扰素(IFN-α/β)在人体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产生主要依赖于固有免疫系统的模式受体如TLR和RLR等对病毒的识别。TBK1作为TLR和RLR介导的IFN-β表达中的关键激酶受到机体的严密调控。但是,对于TBK1的调控,我们知之甚少。高成江课题组发现,病毒感染可诱导TRAF结合蛋白(TRAF-interacting protein, TRIP)的表达;TRIP作为一种泛素连接酶E3,可促进TBK1进行K48偶联的泛素化修饰,进而TBK1通过蛋白酶体介导的途径被降解,从而抑制病毒诱导的IFN-β产生和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这一发现对于阐明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产生的机理,寻找新的药物靶标和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