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美国哲学学会分会“印度哲学与宗教协会”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办了以“meaning, morality, culture”为主题的2012年度跨学科国际会议。由“山东大学青年学者专项经费(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资助,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教授作为入选论文(“Anti-globalization versus globalization: a perspective of global justice”)作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徐艳玲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就全球正义问题凸显的语境和中国学者的“失语”状态进行了解说,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范围内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国际范围内“全球化”之争与“反全球化”之鸣达到了新的高潮,成为国际学术界一道亮丽的理论景观。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化纵向和横向上的拓展所导致的全球不平等、不公正现象越来越突出,“全球正义”问题凸显,关于“全球正义”的论争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新的热点话题。总体而言,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基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研究成果已蔚为可观,但中国学术界对这一论域的研究却处于相对“失语”状态,这种状况对于日益融入全球化并在全球化大潮中倡导共建“和谐世界”的中国来说是不相适应的。接着,她从多维视角揭示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论争的表征和深层意蕴,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全球正义”的视角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论争提供了一定的启发性思路。最后,她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世界”理念具有的深度启示价值,指出:如果说全球化是一个正题,反全球化是一个反题,那么,“和谐世界”就是一个合题。“和谐世界”反映了人类追求和谐的共性,体现了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普遍要求,是一种真正“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理论创造,为促进全球和谐打开了新的认识视野。其实,尽管全球不同国家间政治制度、发展层次、文化传统迥异,但和谐的理念和方法,对各国共同探讨全球性争端,解决全球性矛盾,促进全球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全球和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论启迪。
在回答问题的环节,徐艳玲教授对西方学者的一些提问进行了回应。针对印度学者关于“中国实行了什么样的全球化政策”的提问,她指明: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是积极融入而不融化。一方面,鉴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不仅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中国的发展融入全球经济流程之中,而且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正在逐步完善之中,这就构建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制度化平台;同时,中国大力发展科技化,因为科技化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深层动因。另一方面,中国没有在参与全球化的流程中迷失自己,中国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既保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精髓,又保持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全球化进程中尽情展示自己的特性。这两方面的结合,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会议交流期间,针对美国学者关于“和谐世界何时建成”的疑问,徐艳玲教授强调指出,“和谐世界”何时建成没有时间表。鉴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也鉴于人们目前对“全球正义”这一概念本身尚缺乏共识,“和谐世界”的实现还面临着一些困局。首先人们不免在“和谐世界”的认识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在包括主权国家和非国家组织在内的多种国际行为体之间构筑沟通和认识的桥梁,使之对共建“和谐世界”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达成共识。其次,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明确,共建“和谐世界”就其性质而言,不是工程建设而是由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不同个人参与的社会博弈。因为国际环境非常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不会很快得到解决,共建“和谐世界”任重而道远。徐艳玲教授在会上阐发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世界”理念以及中国学者关于全球化研究论域的独特立场,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会议期间,她还和一些西方学者就“全球治理”、“环境正义”和“空间正义”等全球化的前沿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美国的“印度哲学与宗教协会”作为美国哲学学会的分会,致力于各国学者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其成员来自于哲学、宗教、亚太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人文学科,其主要职责是在每年的美国哲学学会等学术团体的年会上(作为大会的一部分)组织学术会议,迄今已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组织了90多场学术会议,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理解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