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教师

山东大学“领航工作站”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参与者 李梦丹

李梦丹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8日 21:32 点击次数:

不久前,我非常荣幸作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青年教师代表、学校“领航工作站”成员参加了山东大学“领航工作站”高层次人才研修班。这短短一周的学习,让我亲身感受到先辈们在海拔3100米的高原上,为祖国核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原子城海拔3100米,我的血氧饱和度最高仅90%,稍微快走几步便会感到呼吸困难。7月盛夏时节,白天却需要穿薄羽绒服保暖,宿舍晚上更是寒冷难耐,即使裹紧被子依然难以入睡。当年先辈们面对的艰苦条件必然更加严酷。他们刚到这里时,只能住在四处漏风的帐篷里,冬季更是难以想象的艰辛。然而,他们选择留在这里,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在这次学习中,我深刻感悟到“两弹一星”精神首先体现为热爱祖国和无私奉献。许多科学家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参与国家建设。彭桓武先生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郭永怀先生、邓稼先先生等人的感人事迹,更让我深受触动。郭永怀先生飞机失事时,用生命保护了珍贵的科研资料;邓稼先先生生命垂危时仍挂念着国家核试验的未来发展,忍着剧痛提出必须抓紧进行核试验以获取数据,为后来国家争取战略主动权赢得了宝贵的机会。在参观221厂一分厂时,讲解员分享的一位女科学家的故事更令我震撼。她主动申请在辐射最强的岗位工作,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已怀孕,结果导致孩子出生就患有先天性疾病,仅20岁便不幸离世。在宣讲会上,我们还看到新疆罗布泊马兰试验基地英雄烈士陵园的照片,一排排整齐的墓冢让人肃然起敬。以上种种事迹,都让我感悟到先辈们甘愿为祖国牺牲一切、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在这里也随处可见。当年国家困难重重,青海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冻土遍布,粮食紧缺。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时刻,有人建议缓一缓原子弹的研制。然而,张爱萍将军坚定地说:“再穷也得有一根打狗棒”。陈毅元帅为了筹措经费到各地方军区化缘,“把裤子当了,也要搞原子弹”。没有粮食,221厂的工人们就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全国上下纷纷支援物资,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才最终创造了“两弹一星”的辉煌奇迹。

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同样深深打动了我。在221厂原址参观时,我看到办公桌上简单的草稿纸和算盘,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他们只能靠手工计算。从原子弹到导弹、再到卫星,每一步技术攻关,都凝聚着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们的每一个成就背后,都有着无比坚定的决心与付出。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我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突破。

此次研修班还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对党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是深入学习,对党越了解,越热爱党。爱国、爱党绝不是一句空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不断领导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事业,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正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两弹一星”精神正是新时代新征程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通过此次亲身体验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两弹一星”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传承并发扬这种精神,脚踏实地、认真严谨,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社会。同时,我还要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两弹一星”精神永远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供稿单位: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教师 李梦丹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莉莉 韩怡雯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