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第三届中国实验室考古研讨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8日 19:11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中国实验室考古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宿培成,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刘军主持。

5B749

邢占军在致辞中表示,实验室考古是考古发掘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是考古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积极探索实验室考古新方法、新技术,推动考古学与数智化、精细化、国际化有机结合,推动实验室考古学科持续向前发展。

宿培成回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实验室考古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的实验室考古研究。他表示,此次会议涉及实验室考古理论、方法与实践多方面内容,旨在深化多学科交叉创新,助力考古学体系建设,希望与会专家共探学科前沿,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华文明探源注入新动能。

方辉介绍了实验室考古在山东大学的起步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仲英基金会对山大实验室考古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当前考古学科正加速推进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向发掘现场的前置融合,实验室考古作为多学科交叉创新的典范,已成为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支撑。希望与各考古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助力山大考古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

研讨会分为主旨汇报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共有18场学术报告。主旨汇报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李存信结合殷墟博物馆车马坑复原展示厅的实际案例探讨了殷墟土质遗存保护展示与研究利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晓娟汇报了周原出土车马器的工艺调查及车辆复原相关情况。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周旸(贾丽玲代)基于免疫学原理对丝绸微痕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相关讨论。主旨汇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张治国主持。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结合实际考古案例,就实验室考古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内容涵盖实验室考古理论、甲胄复原、考古发掘现场遗产保护、墓葬类遗存实验室考古、有机质遗存的鉴别与整理、科学技术在实验室考古信息采集中的应用、木材考古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等。

会议最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馆员李建西作总结发言。他从实验室考古发展趋势、实验室考古技术方法创新发展、考古学科跨学科融合、实践应用四个方面总结了会议内容,表示此次会议全面展示了我国实验室考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强调加强考古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标准建设和人才培养,推进实验室考古的创新发展。

6FAAB

参会期间,与会专家参观了山东大学博物馆、山东大学考古实验室以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海基地。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来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30余所科研机构、国内知名院校的110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会议。


【供稿单位:文化遗产研究院    作者:王蓉霄 何语轩 孙士美    摄影:赵祎萌 葛祥宏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裴一凡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