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学院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为指引,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交院智慧和力量。
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学院博士后苏林萍作为本届大赛参赛学生代表,与另外24名来自各高校的参赛学生共同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赛的心得体会。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他说:“收到回信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更感到无上荣光。此次参赛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段思想的锤炼与视野的拓展,更是一次自我挑战与蜕变的过程。请习近平总书记放心,我们青年一代一定能接过老一辈创新奋斗的接力棒,以青春的奋发姿态展现新时代交通人的使命担当,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努力成长为新一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学院党委书记张权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语重心长、催人奋进,为创新教育指明了方向。学院博士生苏林萍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学生代表之一,全院上下倍感振奋。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把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任务,强化对强国建设的支撑度和贡献力,是高校时代责任的集中体现。学院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有组织科研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下一步将着眼于新时代人才需求,引导学生弘扬科学报国精神、激发青年创新活力、营造创新良好氛围、关心青年成长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培养造就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材贡献交院力量。”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项目指导教师、智慧交通系教授姚占勇说:“团队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立足交通强国科技需求,在智慧道路、道路工程智能建造领域进一步凝练团队特色,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创新激情,努力培养适应于我国交通事业需求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校企联聘学者、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教授王汉鹏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引导更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信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赛促创,助力他们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展现才华。”
营造科创氛围,服务强国建设。学院副院长、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系主任、教授周宗青说:“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倍感荣幸,将继续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变革育人方式,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中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复合型人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副主任、教授李召峰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敢于挑战常规、勇于探索未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项目指导教师、智慧交通系研究员梁明说:“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将继续传承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维护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副研究员刘洪亮说:“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隧道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隧道建设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与行业发展。”学院团委书记胡南琦说:“学院打造的‘思创、专创、科创、产创、赛创’五创融合育人新生态,形成创新创业驱动成长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下一步继续扩大‘齐鲁科创’育人品牌影响力,在学院内部充分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努力让更多青年学生站上双创大舞台。”
积极创新实践,贡献青春力量。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赛金奖项目负责人、2023级博士生王世成说:“在今后的科研中,我将牢记嘱托,弘扬科学精神,在隧道建设领域开展更深入的探索创新。以青春为力量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在新时代,以创新为帆,在科技的海洋中奋勇前行,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书写壮丽篇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赛金奖获得者、2021级本科生刘泰鑫说:“我们将发扬‘我敢闯,我会创’的大赛精神,以‘伟大工程不必在我但必将有我’的信念,将青春融入隧道延伸的每一尺、盾构机掘进的每一寸,以水滴石穿的精神态度追求极致,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中去,聚焦国之大者,聚力‘全面图强’,奋力答好‘强国建设、山大何为’的时代命题,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2023级本科生张玉臣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科技创新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才智。”
下一步,齐鲁交通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继续坚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强化创新教育,深化创新实践,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将优质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化为学生培养最有力的教育资源和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