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学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王曙光:环境学科的路还很长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5日 08:23  点击次数:

\

  人物简介:王曙光,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开始在山东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或高级研究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71篇,近五年被SCI他引1399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分别为第一和第三完成人)。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最近入选2015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
  谈论轻松话题时开怀大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解释专业问题时眉头微蹙,神情专注。爽朗而又不失严谨,这是王曙光给人的第一印象。当被问起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后工作、生活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笑了,很是诚恳地回答说:“没有什么变化,和往常一样”。在王曙光看来,“因为了解业内专家的真实水平,所以越发觉得自身成绩的微不足道”,不以物喜,不为名累,严肃认真对待工作,低调淡然对待生活,这是他一贯的坚守。

“看不见的微生物很神秘”

  “当前环境学科有很多领域前景非常好,我选择研究环境微生物主要是兴趣所在,没有别的原因。”不刻意追求,不急功近利,而是依着自己的兴趣,始终保持一颗不断探索的好奇心,王曙光在环境微生物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在近二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王曙光的研究从广博到精专,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专长和乐趣,将环境功能微生物凝练为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我觉得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很神秘也很有趣”,说着这句话,他露出认真又活泼的笑容。
  在王曙光看来,环境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一项研究,应该要么能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要么能真正地推广应用,而他对环境功能微生物的研究恰恰满足了这个标准。当被问及环境功能微生物的具体原理及应用时,他尽量用外行易懂的语言作了简单解释:“我们主要是把环境功能微生物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手段及方式,来解决水及土壤中的有机污染问题”。

\

  理论是技术的支撑,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同样是王曙光的不懈追求。“课题组近年研究开发了纳米有机硒微生物菌剂技术,不久后它就要在山东菏泽某地进行推广应用,不仅能使当地的小麦增产8%-10%左右,还能显著改善小麦品质,获得功能性富硒农产品。富硒食品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后,可发挥硒的特有功能,如抗氧化、抗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等”。王曙光看着自己团队的实验成果,一边兴奋地讲解着,一边又一次爽朗地笑了。在这笑声的映衬下,看似枯燥的实验室也多了几分生动、有趣。

“我们环境学科的路还很长”

  2001年,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环境学科合并,成立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年7月,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毕业的王曙光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与环境学科的共同“成长”之路。
  积跬步以致千里,聚细沙而成高塔。王曙光心中铭记着环境学科迈上的每一个台阶、获得的每一个成就。2012年,在学科评估中排到了全国第12位;2015年,进入ESI前1%。如今谈来,王曙光如数家珍。在他口中,环境学科永远是“我们的环境学科”,环境学院永远是“我们的环境学院”。这一句句、一声声的“我们”,是归属,也是责任。
  专业课教学之外,王曙光还指导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每周都要召集组会探讨当前的学术热点和科研情况,为年轻教师、学生授业解惑;同时作为副院长,他还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优化研究生生源质量,扩大环境学院对外影响力……不停在教学、科研和学院行政事务之间进行角色转换,“忙”,自然是王曙光每天的主旋律。但在这忙碌之中,他感觉踏实、有干劲。“我们环境学院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院,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在历任领导集体和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作为新兴学科的环境学科,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有些学科几十年才能有的成绩”,这样的成就让王曙光很是自豪。

\

  “但环境学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王曙光一边作着这样的判断,一边视线投向窗外,若有所思。前不久,山东大学响应国家号召,确定“学科高峰计划”重点学科建设方案,环境学院做了许多努力但最终未能入围,对此王曙光十分遗憾,但同时他和学院的建设者们也意识到了当前学科发展的不足。于他而言,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理清学院发展方向,意义也非比寻常。
  成功时不懈怠,受挫时不颓废,这才是一个始终向上发展的学科应有的姿态。

“教书育人的根本是人”

  “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勤奋、努力的就行。”简单的回答,却也透着直接又真挚的期许。教书育人与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是王曙光始终坚持的教育的根本要义。虽然白天要处理学院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但是晚上到实验室督促和指导学生科研实验是他雷打不动的坚持和习惯。

\

  在学生眼中,王曙光对科研和学术要求严苛是众所周知的。“王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做科研,认认真真做学术。虽然他很忙,但他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科研,给我们指导和鼓励,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环境学院硕士生任少杰谈起导师平时对他的勉励与督促,言语间满是尊敬与感激。
  虽然严苛但不设限,正如王曙光选择研究方向的态度一样,“兴趣”始终是第一位的,对一件事物保持好奇,并且这份好奇可以支撑你研究下去,是他在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向时重点强调的。“王老师在科研上给我们充足的空间,让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设定条条框框,并定期和我们交流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这一点是让我们感到钦佩的。”已经加入王曙光科研组两年的博士生郭宁如是说。
  “教书育人的根本是人,宽严并济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对学生不能只是一味要求出成果,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学术成果有时候只是一种身心和谐的副产品。”工作中的王曙光严谨认真,生活中的他也是学生的好伙伴。周末他会带着学生一起爬爬山、打打球,在紧张忙碌的科研学习之余适当地放松身心。一张一弛,劳逸结合,师生之间其乐融融。
  2016年,随着青岛校区的逐步启用,被列入重点规划建设的环境学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搬到青岛,人才引进方面肯定更有优势”,现在王曙光所最为盼望的,是能尽快把实验室建立起来,顺利开展研究。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孙倩 图/刘梦冬 晏竞一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