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病毒拉远,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缩小,叶润泽说:“我希望尽己所能为公共卫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当面对困难和压力,她积极调节心态,保持乐观,做自己的英雄;休闲时光,她又化身成一个热情灿烂的小太阳,参加各种活动,不断get新技能,号召同学好友一起玩;当面对荣誉和认可,她顺其自然,在倍感荣幸的同时也带着一份责任继续往前。
叶润泽,中共党员,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曹务春教授,研究方向为新病原体发现与溯源。以同一健康为核心,基于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御”的先进理念,针对未知自然疫源性病原体可能导致的“X疾病”,应用病毒组分析技术,在重要传播媒介蜱虫和免疫缺陷动物走私穿山甲中,发现系列潜在溢出传播病毒,为新发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奠定了基础。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6篇,一作累计影响因子100.8分。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校长奖、学术之星奖、齐鲁医学院首届“最美医学生”等荣誉。
目标坚定的J人:“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你会选择什么?
“目标坚定,生活自律,内心平和。”这是叶润泽的答案。
每天早上八点,叶润泽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没有紧急任务的情况下,除去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她一般会工作到晚上十点半至十一点左右,结束工作回到宿舍,她还会继续健身锻炼半个小时。每天如此。“有的时候我的室友会说我有点太自律了,”她笑道,“但是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自律给我自由’。”
在采访的过程中,叶润泽最多提到的词语是“规划”和“有意义”,用当今最流行的词汇来说,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J人”(J人,网络流行语,是指在MBTI性格类型测试中被评为判断型人格特质的人)。叶润泽每天都会给自己列一个清单,写明今天要完成哪些事情,也会时常回头总结前几天完成的工作。
选择进入公共卫生专业学习,是很早以前就埋在叶润泽心中的种子。叶润泽的母亲是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所以她上小学的时候就看到过济南市的第一例非典患者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我那时突然发现,原来生与死的距离其实很近很近,但人与人的距离却会因为病毒而隔得很远很远,我希望我能为公共卫生做些什么。”从那时起,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医务工作从业者,治病救人。
几年后,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专业时,叶润泽了解到了公共卫生专业下的一个分支专业——预防医学,这正好契合了她的初心,于是她报考了山东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开始了本科阶段的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公共卫生只关注人群是不够的,只关注微生物也是不够的。叶润泽加入到博士课题的第一年,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的时候,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分析蜱虫的六大基因组。在这个过程中,她接触到了生物信息学这一概念,通过生物信息学去探索新发病原体成为适时之需。在综合考虑大环境的需要和趋势、平台和技术的完善程度以及这一次科研工作带来的契机后,她最终敲定了研究方向——新病原体发现与溯源。
如何才能保持科研热情、乐在其中呢?叶润泽的秘籍是努力在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中寻找新鲜感,增添新技能。当在科研工作中习得一个新的技术,叶润泽会把这一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应用,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每一个结果都有独特的意义,而且相互联系。”叶润泽说道。
出于科研工作的需要,叶润泽还学会了科研绘图,平常也会看一些相关的视频来提升技能,这项技能后来转化成了叶润泽的一个兴趣,她还自己设计了家里的装修平面图。
我是我自己的英雄
叶润泽的微信签名里有这样一句话:“I am my own hero.(我是我自己的英雄)”这句话出自歌曲《Roar》。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可能也都有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自己一个人行走,身上什么都没有,到最后学了一身本领,成为自己的英雄。
叶润泽初接触生物信息这一领域时,许多问题只能自己不断摸索探究,叶润泽形容这一时期的学习“就像学一门外语一样”,最难克服的就是思路上的转变。但她没有退缩,知难而进,不断地请教老师、同学,多多交流沟通,学习知识,从最初“盲人摸象”般了解部分片段,到第一次完整地跟完一个项目,串珠成线,终于对生物信息学有了完整的认知。
读博二那年,叶润泽遇到了瓶颈期。那时正值年末,本该是辞旧迎新的好时候,叶润泽却怎么都走不出来,一直在原地打转,“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好在有朋友家人的陪伴,叶润泽的父母告诉她:“虽然自己挺过来会很艰难,但是一定要靠你自己。”叶润泽不断调整心态,最后克服了困难。
除了家人的支持,叶润泽的导师曹务春教授也给了她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深深影响了她。在她看来,曹务春教授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疫情期间,当所有的人还处于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曹务春教授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支援,亲自到第一线进行取样等一系列工作,严谨清晰,全力以赴,亲力亲为。他教导学生们:“我们之所以做这些既不是为了发文章,也不是为了出成果,而是为了帮助人民战胜疫情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作贡献。”这给了叶润泽极大的鼓舞和影响,本着为国家作贡献的初心,她和团队成员团结合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突破:针对面对面交流会产生病毒传播的情况,建立了语音流调系统;针对临床诊断不易判断患者是新冠还是其他病症的困难,发明了通过咳嗽的声音诊断的方法等。每天第一时间收集整理数据,推演疫情发展趋势,叶润泽与团队成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在与专业信息技术人员长期的交流和学习中学到了很多。
开朗外放的小太阳
生活里,叶润泽是一个开朗外放的人,她很爱交朋友,灿烂热情,仿佛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小太阳。课余时间,叶润泽一直坚持着她从小到大的爱好——播音主持和弹钢琴。“齐鲁百年”、“百廿山大”、各种座谈会活动中,都有她主持的身影。
在叶润泽心中,校长奖和学术之星奖是十分神圣的。一开始,她认为自己还不够格得到这样的奖项,而且自己对各种奖项也没有很强烈的欲望。她的男朋友鼓励她去争取一下,“不是为了争取荣誉,而是为了给我们这么多年的成果一个被大家知道的机会。”叶润泽觉得很有道理,评奖的过程何尝不是向大众宣传科研成果的过程呢?转变了思路后,叶润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就像近些年来我们写文章,不再是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业内人士看到,更多的是用更大众化、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大家都能懂。”叶润泽淡淡笑着说。
对她来说,她最大的收获不是得到了荣誉,而是认识了许多不同专业的优秀同学,“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向着梦想努力着,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叶润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是一路上这些顺境和逆境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成长路上总要有光照亮,但不只等待被别人照亮,要自己先努力发光,做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