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师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山大面孔 ︳三八红旗手的一天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8日 08:19  点击次数:

编者按:这是春光明媚的一天,这是山大师生医务员工共同度过的普通的一天,对于“山东大学三八红旗手”荣誉获得者们来说,在山大认真工作的每一天,都折射出她们身上闪亮的巾帼光辉。我们走近她们,从她们充实忙碌的一天中,感受她们为学生、为科研倾情付出的日日夜夜。

能动学院杜文静教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春光明媚,千佛山校区的玉兰开得异常绚烂。上午给本科生上完“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给研究生开完组会,吃过午饭,杜文静教授总喜欢在校园里转一转,边思考问题边锻炼身体。上午的这门课程是给大四的学生们上的,课堂上,20多位同学逐一讲解了他们的课程设计,其中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奇思妙想,这让杜文静教授生出一种“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慨来。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杜文静教授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学相长”四个字的意义。她说:“学生们都很厉害,很有想象力。我永远都觉得学生比老师强,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个人教学最重要的体会。”

在研究生组会上,大家分别汇报了各自的实验方案,有问题随时提出,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方案中不乏有新颖的想法,值得鼓励和支持,但有一些想法在实际中却并不好实现,需要进一步指导。杜文静教授说,自己最注重的就是培养研究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午,杜文静教授又来到博士生毕业答辩现场。因为之前参加过预答辩,她对博士们的论文课题都很了解,也深深体会到了他们前期学术积累的辛苦和不容易。尽管如此,答辩过程中,老师们仍然全程严肃认真,随时指出发现的问题。

杜文静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强化传热、先进储能系统设计和余热高效利用,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节能降碳的目标。她说,我们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她经常带学生去企业参观交流,调研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两天,她正与一家企业洽谈对接,双方计划开展新能源储能方面的项目合作,目前,需要她和团队负责的技术攻关内容已经基本确定,正准备走技术开发合同。

大学教师,对杜文静教授来说是一个很神圣的工作,她说:“立德树人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尊重、热爱我的工作,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不会有像现在这样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

威海校区党工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孙丽霞:学生成长是我的价值追求

早上8点,孙丽霞紧张、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8:25与心理指导中心同事研讨本学期工作,会议要求每个人都领任务、压担子;9:00参加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会议;9:30—11:00参加学工部主题党日;11:00参加服务威海主题推进会,就学生就业、实习、招聘等谈经验、领任务;临近12点,召集自己开设的“大学只做八件事”课程的部分学生,聆听他们的课堂反馈意见,疫情原因,新学期有一部分学生线上听课,她不放心学生们的听课效果。下午,她与来学校开展招聘宣讲的企业代表们匆匆见过面后,马上投入到学生助困帮扶方案的准备工作中,明天就要汇报方案了,很多细节需要继续完备一下……

“有学生的存在,我们作为学生工作者的存在才有意义。”从事学生工作多年,孙丽霞一直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她说:“助力学生成长是我的终极价值追求,我愿意作为成就人、启迪人教育事业的一份子,这是我的人生大愿和努力方向。在这份为之付出的事业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谈起这些,孙丽霞语气激动,充满了感情和力量。

孙丽霞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为了四个维度:个人成长、家庭维护、个人事业、奉献社会,她把每一个维度都经营得充实而精彩。她始终牢记“育人先育己”,多年来,一直坚持自费学习与工作能力提升相关的课程,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回到家后打卡学习。她自主研发的“大学只做八件事”课程获得多项省级和校级荣誉,成为深受学生们喜爱的“金课”。作为母亲,孙丽霞对孩子的教育中身教多过言传,她带着孩子一起参与捐资助学,多年来,孩子与被捐助孩子已经成了好朋友。

总结自己的工作,孙丽霞说:“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特别值得,虽然我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但是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育人事业中,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在一起,我们会走得更远更好。”

口腔医学院副院长魏福兰教授:有了信念和职业自豪感,那些身体上的辛苦就被冲淡了

“医生”“教授”“科研工作者”“母亲”……如果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段故事,那么魏福兰教授在每一段故事当中都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当被问到在这其中最喜欢哪一个角色时,魏福兰答道:“‘教授’,作为一名口腔医学教授,既要教书育人,还要诊治病人,开展学术研究,所以教授这个称谓的含义是最丰富的,也最能代表真正的我。”

早上八点,魏福兰教授准时出现在门诊工作台上。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她诊治了20余位患者。和她一起出诊的还有她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她会让学生先诊治病人的情况,她在从旁边将学生遗漏的内容补充完整,并举一反三,深入指导。她说:“学生们就是从临床中这样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在门诊室,平时看起来和风细雨的魏福兰教授会变得很严肃,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她教导学生们要树立“病人至上”的理念和“爱伤意识”,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他们的治疗诉求。

都说医生这个职业很累,但魏福兰教授始终乐在其中。在她的眼中,自己所从事的正畸医学是让患者更美、让口腔更健康的工作。她从医数十年,诊治了无数苦于口颌畸形的患者,曾经有一位十几岁的男生,上下颌咬合不上,经过魏福兰教授的诊治,大约半年后,男孩子很兴奋地对她说,自己可以咬面条了,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和感激,让魏福兰教授也由衷地开心起来。每当看到患者面型得到改善,看到患者第一次正常地咀嚼,看到患者绽放出绚烂的笑容,看到患者治愈之后变得更自信、更从容,独属于医学教授的职业自豪感和接续奋斗的使命感都会在魏福兰的心里油然而生。

除了临床工作,魏福兰教授还承担着教学、带教、科研、行政等多项工作。她说,原则上,自己希望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一天的工作,早点回家陪陪孩子。但经常性的,这种想法也会成为一种奢望。“我们没有寒暑假,寒暑假的时候反而是门诊比较忙的时候。晚上六七点下班是常态。”但聊到工作的关键词,魏福兰教授在“繁忙”和“紧张”两个词后面紧接着的,是“职业自豪感”和“心理满足感”。

她说,每天陀螺似地转,身体上确实是辛苦的,但心理上,有了信念和职业自豪感,那些身体上的辛苦就被冲淡了。

信息学院贲晛烨教授:忙碌是生活的常态,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早,贲晛烨教授就在忙着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因为要赶着次日中午前提交到学院。上午九点,她开始了上午的第一场线上会议,《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举办的主题为“视频监控下的身份识别技术”编委会会议,贲晛烨教授是专刊的编委。专刊发起的初衷是随着“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等项目建设, 众多公共场所均部署了视频监控系统, 形成了庞大的视频监控网络体系。面对监控体系产生的海量视频数据,利用计算机自动关联分析确定肇事者或重点关注行人身份就越来越重要,在司法侦查、疫情流调、消费者习惯分析等领域均具有广泛应用,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该专刊将反映我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促进我国视频监控下的身份识别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

会议结束后,还没来得及放松下绷紧的神经,贲晛烨教授又迅速投入到了下一场线上会议。第二场线上会议是第十六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大会(CCBR 2022)主席团会议,CCBR 2022将于2022年10月27-28日在北京举行,贲晛烨教授担任竞赛主席,会议主要就会议举办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聊起自己的科研工作,贲晛烨教授热情满满,她说:“我们科研团队重点攻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特别是视频下的微表情识别和步态识别,它们分别在国家安全、临床诊断与社会治理方面有相当广大的应用场景。她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很好地落地应用到了司法系统,在心理矫治与智能测试等系统上,可有效分析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心理状态。该成果对于维护管理秩序、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前排中间为贲晛烨教授

除了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贲晛烨教授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如何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向来是作为女性的一个难题。 她说:“要做到真正的平衡是很困难的。从学生选择了我的那一刻起,我就必须肩负起引导他成为国家需要的科研人才的重担,同时我也在尽力扮演好家庭角色。”

尽管当前对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达到如火如荼的程度,但在贲晛烨教授眼中,现如今人工智能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在某些领域,利用AI技术的机器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人,但让机器真正习得人的情感和思维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她说:“让我们的科研成果触手可及,让人工智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

控制学院吴皓教授: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

聊起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吴皓教授说出了长长的一串: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研究生指导、学生培训及比赛指导……她说:“最繁忙的时候,饭都来不及吃,恨不得从早上六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二点。”以受访当天为例,吴皓教授早上起床后就开始处理生产实习的安排事宜,期间不断和对方通电话。需要进行的工作还有:汇总、解决前一天工程训练中心研讨会中大家提出的问题,并不断与各方沟通;落实第二天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意外保险购买工作,对接第二天包车的行程;与企业对接参观交流事宜……

吴皓教授对教学充满热情,她积极筹划面对高中生的暑期集训,唤醒年轻学子们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兴趣,播下科学的种子;对于本专业的本科教育,她承担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思维、现代控制理论三门课的教学任务,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则组织多元智能微专业,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对于研究生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她也会及时给予指导······

吴皓教授在课堂上十分关注学生的状态,喜欢用互动以及抛出问题再解答的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十分留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积极提供帮助。从教二十多年,她一直高度重视课前备课环节,她说:“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上课老师熟不熟这门课程、内容讲得好不好,学生是最有体会的,所以作为教师,充分备课是必须的。”

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事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在一天天繁忙的工作中,吴皓教授用责任与热情诠释着高校教师的丰富内涵,累,并快乐着……

附中高级教师周文清:为孩子们的终生幸福奠基,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

早上7点到校,晚上近7点离校。周文清不仅需要做好本职的教书工作,日常工作还包括日常执勤等杂务、五个校区近五百教职工的工会工作、集团各校区的家长课堂与家委会工作等。最繁忙的时候,她用一句话概括:“一天无缝隙衔接各项工作,走如风。”晚上备课也常常到深夜,有时甚至到凌晨2点。

当问到独特的教学方法时,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周文清说道:我教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四大要素: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帮助孩子过健康快乐的生活,为孩子们的终生幸福奠基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她说。在教学方法方面,她会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时采用“活动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时会采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与升华知识;有时还会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思辨能力等。

教书育人多年,周文清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从未后悔过走上教师这一岗位,并且越走越热爱。她戏言:“‘纵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是我们与学生的真实写照。”她一直赞同“爱”是教育的前提,主张“以理服人情为先”,与学生之间要有情感流动,走心的教育才真正有效。另一个观点是“家校有效合作,方能成就孩子”。

秉持着爱与平等,周文清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周妈妈”。拨开重重记忆,孩子们的身影还时常出现在老师的脑海。最让人“操心”的2004级六班,最让她骄傲自豪的2014级6班……桃李园中还有着许多盛开的花朵,他们都是周文清最爱的孩子们。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张丹丹 苗立群 严婉婷 邓子铭 陆天一 柳涵升 张辰萌    摄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