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毕业生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王立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2日 19:04  点击次数: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保研至清华大学……四年的大学时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专业2016级本科生王立众用不懈的努力,换回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均为年级第一,必修课满分5门,95分以上27门,90分以上50门。“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勤奋者必有回报,这是王立众“力学”的答卷。没有莫名而来的成果,天道酬勤,学无止境,需勉力而为。王立众大二开始参加科创项目,完成了人性化定量分配器、基于激光视觉的管板焊接机器人三维定位,电脉冲处理对3003AI合金塑形的影响等项目。

王立众介绍,他现在在做的是首创的圆柱直齿轮滚轧成形工艺基础研究,整个实验从2019年6月开始,目前已撰写376页共计10万余字的论文,其中近140页数据。整个项目包括结构设计、模拟仿真、质量评估、质量改善和工装设计,从一开始的毫不了解,王立众一点点摸索,到后来学会了很多项目相关知识以及4个软件的编程和操作。此外,因为这个项目是首创,几乎查不到任何文献和资料,所以整个项目从头到尾,从一开始的模型建立到最后成功率检测,都是根据几何关系和物理方程一步步构建起来的,6000余组数据都是一个软件导入另一个软件、经过多次计算得出的。实验进展到现在,绘图文件就有4.61G,推导公式已用完了三本草稿本。

疫情期间,王立众也一直在家远程操控实验室电脑坚持做实验。每天专注地对着电脑至少9个小时,面对繁冗的数据一点一点分析,必须找对每一步的模型,才能开展后续进程,每天要做好几十次的模拟。王立众记得,第一次模拟就花费21天,三周的努力结果并不理想,一直到大年初四才找到第一个模型。当天零点,灵感乍现,他立刻修改,第二天起床才看到理想了许多的模型。为了提高模拟速度,他们不断改进、不断尝试,最终将单次模拟时间提高到5天。

学习秘籍——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回想初进大学,面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材料以及跨学科的很多内容,王立众也曾困惑过;但最终,他了解了所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大学四年,很大的一个收获是我更加了解材料学是什么。”大学期间,王立众和舍友坚持每天六点二十起床,晚上下晚自习到操场跑三圈,有空听听歌打打球,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他高效学习的保障。除此之外,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学生工作让他进一步开拓思维,交际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能力均有很大提高。

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王立众说:“很多知识都是很偏实际的,是实践生产中的结论,所以可以在实践中去理解它。”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是一个部分,但是很难只通过课堂时间就完全掌握和理解所有内容,所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很重要,课后往往要花费比课堂多很多倍的时间去复习和理解。他举例:“大三的时候有一门必修课叫做材料科学基础,内容偏理论,并且都需要背诵理解。老师上完课之后,我看书时最开始看一遍要一个多小时,后来第二遍半个小时,之后十分钟,最后一两分钟就能记住。”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些东西你学了之后可能暂时没有帮助,但是一旦出现机会,你就会更容易把握住。”大二上学期考完六级以后,王立众开始学习德语,并拿到了德语B1的证书。在后来的学习中,德语成为了他很大的助力。大三下学期“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翻转课堂分享,他选择了3D打印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需要在ATworks公司的全德语网站查询相关资料。德国教授做过齿轮滚压的研究,但所有资料都是德语,能流畅地看懂德语,给他的“圆柱直齿轮滚轧成形工艺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所做的很多努力,即使没有短时间内让你看到回报;但是长远来看,一定会有用的。

关于未来,他说“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在求学之路上,终生学习;在科研之路上,脚踏实地;在人生之路上,忠肝义胆。”在王立众的身上体现着山大人的求学情怀和科研精神。科研艰辛,他们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用努力和坚持得出实用的科学成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张文霞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谢婷婷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